日前,魏縣第四中學開展了“尋年俗、品年味、學傳統”為主題的春節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們在活動中了解傳統節日的內涵、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中國傳統節日濃厚的氛圍和獨特的魅力。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同學們的實踐內容和杰作吧!
兔文化
一把剪刀,在同學們的巧手之下變為精美的工藝品。憨態可掬的小兔子純潔可愛,活潑靈動,象征著兔來送春,萬家添福,同學們的作品承載著心意和祝福,愿大家眼望前路,“兔”破自我!
蒸花饃
我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蒸花饃”的說法。民間傳統風俗,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要開始準備過年的主食——蒸花饃了。蒸花饃寓意來年日子過得蒸蒸日上有個好彩頭。蒸花饃是老輩傳下來的年文化,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美、順利,讓這個春節更加有家的味道。
蒸花糕
過年蒸花糕的寓意是:步步高升、蒸蒸日上。因糕與“高”同音,并且一層比一層高,寓意日子紅紅火火,生活年年高、步步高,所以過年時蒸花糕圖個吉利。
蒸花糕增強了春節喜慶的氣氛,寄托了人們對新年新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
貼福字
“福”字,中國最古老、最吉祥、最受歡迎的文字,中國年“福”字貫穿千里。
你看,我們的同學們開始貼“福”字了。
貼春聯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一副副滿載祝福的春聯,把濃濃的年味兒和新春的祝福送進千家萬戶。
包餃子
“我們先把面團揉光,再切成一個個小團子,搟皮備用。”同學們卷起衣袖,飛快地搓著,輕輕壓扁,搟成餃子皮,慢慢放上餡,封口捏好。不一會兒餃子包好了。看著自己包的餃子,同學們臉上都洋溢著興奮與自豪。人間至味是團圓,一碗餃子,一份團圓,一聲祝福,兔年吉祥!
我為春節添光彩
該校把勞動教育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尤其是結合重大節日,根據節日所蘊含的文化,引導學生參加有針對性的勞動實踐活動。通過春節主題實踐活動,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