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里程碑。連日來,濟南市廣大黨員干部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反響熱烈。大家紛紛表示,全會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謀劃和部署改革,書寫了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的時代新篇,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嘹亮號角,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學深悟透、落地落實,凝心聚力、真抓實干,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
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中國要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從根本上還要靠改革開放。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鮮明提出“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發出了新征程上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的時代號召。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沖鋒號’,催人奮進、鼓舞人心。”濟南市商務局產業發展處處長趙潔表示,將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商務指標穩定增長、增強商務發展后勁的重要抓手,圍繞引龍頭和補短板兩大目標,聚焦商貿流通、對外貿易兩個方向,緊盯新零售、高端酒店、品牌首店、電子商務、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會展等重點領域,集中精力、集聚資源,專業招商、精準招商,充分做好項目服務保障工作,全力推動重點項目落實落地,以高質量項目謀劃建設為商務經濟發展蓄勢賦能。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
“全會精神為我們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連日來,山東省人民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裴樹清正組織公司管理層集體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民營企業要發展,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堅持守正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我們將更加積極地投身到改革創新中,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未來。”
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濟南市公安局法制支隊支隊長李忠國說,他和同事們將以“法治公安建設年”為抓手,以法治化信息化融合發展為支撐,以執法突出問題整治為重點,以培養高素質執法隊伍為保障,不斷健全執法制度體系,縱深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切實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不斷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執法公信力。
歷下區龍洞街道黨工委書記付延華表示,要堅持以更大力度、更高標準、更優服務、更實舉措,推進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重點工作,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推動街道各項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的強大動力。
全會對文化建設作出專題部署,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全面指引和根本遵循。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副主任、濟南市呂劇院負責人王大乾表示,作為一名文旅工作者,他備感振奮。近年來,市呂劇院圍繞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排了呂劇《泉城傳說》《生命日記》《江姐》等舞臺劇作品,并開展了一系列惠民演出,“今后,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推出更多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貼近百姓的文化惠民服務、文藝精品創作。”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濟南市委黨校科社與統戰教研部主任、教授耿百峰表示,在當前和今后的關鍵時期,要切實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根本動力和制度保障的重大作用,在各自崗位上奮勇拼搏、開拓創新,以如椽大筆書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時代新篇。
圍繞中心任務,用好重要法寶
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謀劃和推進改革,是我們黨領導改革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
“牢牢把握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市發展改革委將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掛圖作戰、奮勇前進,推動各項改革不斷走深走實,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中勇當排頭兵。”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處處長盛波表示,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牽頭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將精準發力擴投資、強支撐,加力提速項目建設,加強項目謀劃招引。加快推動產權保護、市場準入、社會信用等各項工作,穩步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更好服務和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讓創新源泉競相涌動。近年來,濟南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區域科創中心,努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水平,全面增強科技創新綜合實力,創新發展勢頭愈加強勁,區域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濟南在2023年全球科研城市榜單中居第32位,較上年提升4個位次;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中排名第15位,均較上年提升1位。濟南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西武表示,下一步,全市科技系統將積極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全力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優化提升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有效增強科技創新綜合實力,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在新的起點上奮力推進強省會科技創新工作走在前、開新局。
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靠深化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我們深化農村改革工作、推進鄉村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市農業農村局發展改革規劃處處長孫增強表示,我們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
鋼城區汶源街道霞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于天生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充滿信心和期待。作為一名基層村黨支部書記,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將更積極地投身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積極配合鋼城區“汶水桃源”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建設,發揮村內資源優勢做大鄉村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助推汶源蜜桃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擦亮汶源街道中國蜜桃之鄉的金字招牌。
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市委組織部干部二處處長陳云祿表示,下步,將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加大日常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力度,突出事業為上、人事相宜,切實把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堅持以組織擔當推動干部擔當,推進考核、獎勵、保護、懲戒系統發力,引導各級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堅持服務全市中心大局,精準施策、“小切口”推進干部工作服務保障“項目深化年”的各項措施,為強省會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讓我深刻感受到黨的一切決策都是圍繞人民展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社區工作者,我們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努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聚焦強組織、搭平臺、促自治,強化‘城心向黨’黨建品牌。”歷城區華山街道城灣社區黨支部書記王金風表示,接下來,社區將繼續推進精細化服務,織密“組織鏈”帶動“服務鏈”,盤活社會資源,精準對接服務需求,把居民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供全面、多層次、個性化的服務,將黨的工作融入“萬家燈火”,把服務送到“千家萬戶”。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濟南公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石軍說,濟南公交集團將始終秉承“萬人開好一輛公交車”的堅定信念,辦好“服務市民美好出行”這件民生實事,堅持把公交車打造成老百姓的“私家車”,把公交駕駛員培養成老百姓的“專職司機”,讓市民公交出行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貢獻公交力量。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為生態環境系統的一名黨員干部,我將和同事們一起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機關黨委三級調研員林思軍說,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將圍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美麗濟南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添磚加瓦。
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深化民政領域改革創新,進一步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名社會救助領域的黨員干部,濟南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三級主任科員王林楠說,下一步,將聚焦錨定“健全社會救助制度”“完善農村低收入人口分層分類幫扶制度”這一目標要求,集成全市社會救助資源,推動基本救助、專項救助更好銜接,促進社會力量多元參與,更加注重改革實效,織密織牢社會救助保障網。“我們將聚焦群眾需求、突出問題導向,加快推進新時代兒童福利工作體系建設,夯實兜底保障基礎,有效實施助學助康項目,搭建救助保護平臺,維護好孤困兒童群體合法權益,讓兒童的幸福感更可感知、更具溫度,實現民政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與人民群眾所想所盼雙向奔赴。”濟南市民政局兒童福利處二級主任科員王海盟說。
做好特色農業發展大文章,奮力帶領黨員群眾跑出強村富民加速度。萊蕪區茶業口鎮史家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宋曉表示,要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轉化為推動農村發展的實際行動,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河道清淤治理,修繕拓寬入村道路;深化特色櫻桃電商銷售渠道,開展直播帶貨、社區團購;探索中藥材種植產業化道路,打造“道地藥材”產地。
堅持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伴隨著一系列惠民利民改革舉措落地見效,改革紅利必將進一步為廣大群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