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壇競秀展風采,彎道超車競風流!
2024年12月2日,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財政廳組織的“2024年河北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績效評價結果揭曉,冀南技師學院憑借卓越的辦學實力在全省600余所中職學校考核中脫穎而出,躍升到全省第3名,以晉升49個名次的優異成績實現提檔升級、躋身精品學校,成為年度“黑馬”,實現跨越式發展!
今年,該院頻傳佳音,參加省級及以上技能大賽項目127個,在國賽中獲得獎項8個,實現國賽金牌“零突破”,在省賽中獲得獎項84個,承辦舉辦各類賽事6項。獲評省重點技工院校,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獲批,第二次獲批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爭取補助資金600萬元。這些亮眼的成績,得益于該校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上的有力探索。
成立于2020年10月,位于千年古都邯鄲的冀南技師學院,是河北省成立最晚的公辦技工院校,該院堅持胡服騎射改革創新精神,秉承“立德樹人、技能報國”校訓,深“煉”管理,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全力打造高素質技能人才培育新高地,以跨越式“加速度”實現彎道超車,后來居上,為邯鄲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
鑄造管理品牌,培養“一專多能”
學院堅持“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技能”的學風,實施準軍事化管理,致力于把學生培養成擁有“軍人作風、工匠品質、感恩情懷、創新理念”的高技能人才。建立之初,該院面臨中高職并存管理難度大,學生學習動力不足,行為習慣差和教師緊缺的校情,院黨委高瞻遠矚,科學謀劃,堅定實施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工程,聘請專業教官團隊實行準軍事化管理,規范學生的行為準則,通過開展學生軍訓、素質拓展訓練、內務整理、軍事訓練,組織早操和課間操、組建國旗護衛隊等一系列措施,學生遵規守紀意識穩步提升,行為舉止逐漸規范,綜合素養持續提升。
“在這短短20天的素質拓展訓練中,我學會了洗衣服、疊軍被、打軍體拳,整理內務。”2024級新生李江山分享道:“軍訓很辛苦但很值得!它鍛煉了我的意志,磨練了的我的品質,讓我迅速成長,養成了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實施學生綜合素養提升以來,該院未曾發生一起較大安全事故,教官引導學生年均節約各項經費約240萬元,形成的準軍事化管理特色品牌,已成為該院學生管理工作最大亮點。
學院堅持貫徹“勞動育人”理念,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通過勞動教育課、勞動班值周、志愿者服務、衛生大掃除、義務維修等活動,實現了校園衛生無雇員、勞動自主化,每年節約物業經費140余萬元。
“本周由我來守護學院的衛生。”學院正在值周的23級高級工班楊淼慧同學驕傲地說,“通過在學校的勞動讓我養成了‘愛勞動、樂勞動’的良好品質,現在周六日回去之后,家里的衛生都由我負責,父母都對我另眼相看了。”作為全省成立最晚的公辦技師院校,該院師生一心,共同唱響了“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旋律,勞動育人成為校園靚麗的“風景線”。
學院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社團活動”為載體,注重培養學生“一專多能”,提升了學生的綜合就業競爭力。武梓林同學作為學院武術社團一員,獲得了“第三屆河北省中華職業教育非遺創新大賽”一等獎,同時,她作為禮儀隊隊員參與了2023年河北省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六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第十二屆河北省創新創業大賽高端裝備制造行業賽。據悉,該院目前共有電器維修隊、電腦維修隊、管樂隊、舞獅、舞龍、茶藝、太極拳、禮儀隊、國旗護衛隊等26個職業特色社團,一系列社團活動,豐富了全院學生的業余生活,涵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學院高度重視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創新性地提出:對學生管理既要有準軍事化的“剛性”,又要有“以人為本”的“柔性”,鼓勵學生自主管理,實現學生的自律、自由與學院管理目標的協調統一。學院的“學長制”已經出初見成效,通過高年級“師傅”來管理引導低年級“徒弟”,不斷促進學生自我反省、自我規范,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自主成長。“學長團隊會定期對我們各級學生會和班干部進行培訓、座談,引導鍛煉學生干部加強班級建設和常規檢查”,學院學生會主席王子行說:“學院還會經常組織各種活動,不僅激發了我們的潛能,增強了主人翁意識,而且幫助我們實現了個人追求,為畢業后就業、創業奠定基礎。”
堅持內涵發展,實現提質增效
建院以來,共引進人才261人,其中高層次人才217人,能工巧匠人才44人,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實現全面優化。該院大興學習之風,修師德、提師能,自2022年起至今,共開展了35期“冀南技師學院大講堂”系列講座,“請進來”葛宏冰、劉慶華等專家教授傳經送寶,全方位提升教職工的專業素養、管理能力、專業技能及教育教學質量;分批次“走出去”,選派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級各類培訓、到兄弟院校學習交流、進入企業“跟崗”訓練,開拓了教師視野。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著重強化管理人員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筑強了“四梁八柱”,打造了一支兼具高素質與專業化特性的學習型、創新型教師干部隊伍,走出了一條內涵發展之路。
獲河北省中職班主任工作室業務能力比賽二等獎的蘇琳琳老師說,“全國知名德育專家齊德才在‘冀師大講堂’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我的建班育人能力得到了提高、業務能力得到了加強,班主任專業化水平也進一步提升”。該院堅持黨建引德,優化了頂層設計;協同育德,匯聚了管理合力;品牌樹德,提高了育人質量;課程育德,提升了育德格局;活動踐德,提高了就業能力。注重班主任隊伍建設,成立“匠心”班主任工作室,推動班主任工作專業化發展;實行“全員導師制”,實現“人人育人”,學院的育人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推動實現了三全育人。
“在冀南技師學院上學改變了我的人生。”作為學院第一屆預備技師班畢業學生張亞男說,“感謝學院提供的平臺,讓我找到了目標,在校內完成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身份轉化,成長為學院的一名教師”。據悉,該院提出本校學生獲得省技能大賽一等獎及以上獎項,取得預備技師畢業證書者優先留校聘用,張亞男是第一批享受此項規定的學生。同時,該學院開創了省內技師學院直接招收中職生、高中生先河,呈現“入口旺”的繁榮景象,2024年高級工以上層次招生1349人,占總招生72.8%;預備技師招生占全省總招生數量的41.8%,居全省同類院校第一。
學院緊緊圍繞“教學質量提升工程”,深化教學改革,提升了教學質量,推行工學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以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為抓手,創設高效課堂。圍繞“崗課賽證”融通,設計開發課程,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我院教師與中恩智能科技團隊共同編寫的《SEE Electrical電氣工程制圖》《機器視覺及其應用技術(“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已正式出版,受到各大院校好評。”智能控制工程系負責人胡緒志介紹道:“通過工學一體化教材開發,優化了專業課教學,加大了技能動手實踐比重,增強了技能實訓培優競賽力度,樂學愿學的高效課堂正在形成。”
據了解,建院四年來,學院共立項省級課題46項,市級課題65項,獲河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次,省級優秀教研成果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三等獎3次;發表論文138篇;授權專利10項,公開出版教材19本(其中“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3本)。
堅持競賽引領,促進高質突破
學院圍繞大賽項目、內容、評價機制,加強選手、裁判、科研、保障等隊伍的建設,建立起“學、訓、賽、證”貫通的人才培養機制,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在學院的培養下,我從校賽一步一步走到國賽,離不開學院完善的競賽培育體制機制。”學生段克劍獲得第三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智能硬件裝調員學生組一等獎后如是說。
學院競賽激勵機制健全,構建了梯次培養、備賽集訓、賽教融合、四級培養的人才培養“四維體系”,營造了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在2024年5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中,該院教師李江浩在“汽車維修”項目中勇奪金牌,實現了邯鄲市在該賽項上金牌“零”突破。在賽后匯報中他說:“我的成功離不開學院黨委對競賽的高度重視,學院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和條件,還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備賽環境,使我們能夠專注于競賽的準備和研究。”
“各類比賽就是學生技能的‘練兵場’,比賽的過程就是在培養師生綜合能力和實現學院高質突破”,該院副院長王振峰介紹道。
據悉,建院四年來,學院共有736名選手參加市級及以上技能競賽。獲國家級金牌1個,國家級獎項26個;省級金牌3個,省級獎項267個;市級金牌8個,市級獎項274個。1名教師獲得國家技術能手稱號,18名教師獲得河北省技術能手稱號。并承辦了6次高規格省、市級技能大賽,舉辦了183項院級技能競賽、教學比賽。
創新校企合作,賦能區域經濟
學院緊緊圍繞邯鄲“六大產業生態圈20條產業鏈”發展人才需求,積極與本地優勢龍頭企業開展合作,持續探索創新校企合作辦學,促進產教深度融合,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與邯鄲市、武安市、館陶縣、雞澤縣等市縣區達成技能人才培養項目戰略合作,積極探索政企校合作“邯鄲樣板”。與武安市名企業河北普陽鋼鐵有限公司、河北華豐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形成特色“訂單班”辦學模式。“訂單班大三學生王天昊在我們單位舉辦的第二屆員工技能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華豐人事處主任董微向學院報喜時說,“經過前期觀崗、跟崗階段,現在第一批訂單班學生已全部能夠獨立開展崗位工作,跟崗實踐期間,學生崗位補貼可達4500-7000元”。
學院積極探索“三崗制”(觀崗、跟崗、頂崗)實踐育人,與多家院校、行業企業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咱們學院的學生動手能力強,專業剛好契合我們的生產需要,在現有基礎上以后還要擴大合作模式。”來自格力(武安)精密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裴念念說,“今年在中原經濟區技工教育聯盟的牽線搭橋下,公司成功和學院裝備制造工程系幾個專業合作實施“三崗制”實踐教學,現已完成機電、數控專業預備技師班學生“跟崗”階段的學習,效果很好。”
“按照人社部要求,我院牽頭成立了中原經濟區技工教育聯盟。目前共165家成員單位,已累計服務2000余人次,提供就業崗位1500余個,學院組織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4376人次。為邯鄲本地輸出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副院長劉芳自豪地介紹。
從課堂到崗位,從理論學習到服務社會,一直以來,冀南技師學院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宗旨,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已形成“出口暢”的繁榮景象,2024年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同時,學院力求新質突破,積極促進政校企合作辦學,借鑒省內外混合所有制辦學成功經驗,探索創新、總結出階段性“大公辦小混合”動態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下一步,計劃與武安市采取該模式共同籌建武安校區(邯鄲理工職業學院〈籌〉),積極打造混合所有制辦學“邯鄲樣板”,為我市未來成立職教本科和打造職業教育高地打下堅實基礎。王向軍 王瑞宙 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