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峰峰礦區濱河小學開展素質教育展示現場觀摩活動。區教體局四級調研員、進修學校書記崔常斌,全區各學校書記、校長、主管校長、主管主任等共計一百五十余人參加此次活動。
觀摩團一行人在校園
了解學校文化,觀看籃球操、太極拳表演
參加了濱河小學“孫慶梅”杯
校園足球聯賽啟動儀式
在功能樓分別觀摩精品特色社團
濱河小學樹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落實“禮毅立校,陽光育才”的辦學思想,將“陽光文化”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系列,分別賦予七個主題,即知禮、智慧、健體、尚美、知行、閱讀、創新,實施益于學生終身發展的德育,努力打造“七彩陽光”教育特色。
在“雙減”背景下,踐行“服務”“融合”“成長”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多角度的育人環境,實施“1+X”的管理模式,以“普及+專業”為抓手,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建有傳拓、無人機、3D建模打印、3D打印筆、創客、陶藝、茶藝、籃球、足球、音樂、舞蹈、手工室、心理、閱讀等二十余個社團。努力打造“七彩陽光”教育特色。
紅——德育之美:以德養正,潤澤人生
紅色代表著熱烈、激情、斗志,象征著學校“用紅色文化作生命底色”的德育文化。結合黨的生日、建隊日和國慶節等重大節日,開展以“看紅片、唱紅歌、讀紅書、講紅史”為核心的“紅色”主題月系列活動。
通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主題課程,激勵學生傳承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愛祖國、愛家鄉、愛校園的感恩少年。
橙——智慧之美:以智慧心,成己達人
橙色,明亮而溫暖的色彩,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活力,這是濱河小學以橙色作為“智慧”主色調的緣由。
學校開發《閱讀三個一》、《響堂石窟與傳拓技藝》、《勞動》等校本課程,聚閱讀、表演、勞動等實踐于一體,將多學科知識融合。通過建構互動課堂,綜合實踐十個一,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現自我的舞臺。
黃——健體之美:以體健身,向陽生長
黃色閃耀著樂觀和光明,昭示著快樂和拼搏,是最正能量的代表。
三至五年級全面推行籃球課,并將自編“籃球操”融入陽光大課間,學校相應開設了籃球、足球、太極拳等社團,學生鍛煉身體的同時,又上了一堂意志力和團隊協作的思想教育課。
綠——藝術之美:以藝啟智,向美而行
綠色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它代表著生命、生機、希望和美好。
濱河小學相應開設了合唱、器樂、手工、舞蹈、傳拓、陶藝等社團,以余音繞梁的歌聲、靈動的舞姿,幫助學生塑造健美形體、涵養良好氣質。通過讓學生練習和體驗,激活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意實踐。
青——勞動之美:以動為先,創造生活
青色代表著自然的生機勃勃、和諧的生命力量,給人以親切、樸實的樂觀。學校相應開設了傳拓、茶藝、手工等社團。
學校被授予“邯鄲市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編撰了《勞動》校本教材,將課堂從教室搬到實踐基地,讓學生親自體驗勞動經歷,獲得勞動素養的全面提升。
同時,申報并立項邯鄲市規劃課題《五育并舉視域下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實踐研究》,以深挖、拓寬、夯實的課程體系鋪就學生七彩陽光成長之路。
藍——閱讀之美:以閱悅己,點亮未來
藍色通常與冷靜與平和相聯系,它象征著理性、智慧和穩定。
學校相應開設了閱讀社團。同時以“晨誦、午讀、暮省”為切入點,按高中低學段自主編纂校本教材《閱讀三個一》:即每日一成語,每周一古詩,每月一本書。
紫——創新之美:以創爭優,賦能未來
紫色是神秘和幻想的顏色,代表著未知和探索的領域。
在現代文化中,常常被用來代表科技、未來和創新。學校相應開設了傳拓、3D建模打印、3D打印筆、創客、無人機等社團。同時開展了“3D打印與傳拓、激光雕刻與傳拓”的實踐研究。
觀摩活動結束后,濱河小學黨總支書記宗志勇向與會人員做了以“踐行陽光教育·成就七彩人生”為主題的陽光素質教育特色社團建設的經驗匯報。
進修學校書記崔常斌提出要求:
一是堅定信念統一思想,把質量提升、五育并舉貫徹到教學常規中;二是各校制定推進方案落實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三是因地制宜,統籌推進。
本次社團觀摩展示交流活動的開展
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營造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真正實現了“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盡展其才”的培養目標
濱河小學將繼續推進
“七彩陽光社團活動”課程化、特色化
真正實現特色課程的教育功能和育人價值
張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