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從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到2023年3月,我國首個類ChatGPT——百度的文心一言即將呈現,之間僅間隔4個月。
在國內,百度(NASDAQ:BIDU)憑什么當首個,技術能過關嗎?這些問題一時間成了外界熱議的焦點。
從投入上看,過去10年,百度研發投入超1400億元,幾乎每一年的同比增長都超過100%。ChatGPT最顯著的幾個關鍵詞是:AI、NLP、搜索,這也都是百度的標簽。
實際上,百度可以“高傲”地喊出,在AI技術全棧的業務布局深遠,放眼全球科技公司也難出其右。
據鰲頭財經不完全統計,百度“振臂一呼”后,目前至少有上百家知名企業、媒體等宣布接入文心一言。
能夠一呼百應,文心一言的底層邏輯是,其將通過百度智能云提供服務,吸引大量企業和機構客戶使用百度智能云提供的API和基礎設施,搭建AI模型、開發應用,并顯著提高生產力,為產業帶來AI普惠。
可以預見的是,云市場游戲規則正在發生根本改變,未來用戶對云廠商的需求更加聚焦智能服務,看框架好不好、模型好不好,以及模型、框架、芯片、應用這四層架構之間的協同。
誠然,百度正在做難而正確的事,“文心一言”是從無到有的突破,要實現“Whatever works for chatGPT works for Baidu”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其日臻成熟的道路上一定會伴隨著各種挑戰。公眾可以做的是,理性面對各種討論,幫助中國企業守護中國科技的尊嚴。
推“文心一言”秀技術肌肉
“我們堅定地相信全球化,走開放的道路,但在關鍵環節要開發自主可控的技術,關鍵的技術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這是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3年前的一席話,與我國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一脈相承”,具體落實企業層面就是要實現技術“自主可控”。
2022年11月30日,OpenAI發布ChatGPT后,熱度在全球持續引爆。比爾•蓋茨甚至評價稱,這種人工智能技術出現的重大歷史意義,不亞于互聯網和個人電腦(PC)的誕生。
全球性知名企業中,微軟日前宣布追加數百億投資,并將ChatGPT引入必應搜索,谷歌直爆“紅色代碼”最高級別警報。
在國內,ChatGPT概念股股價一路走高,相關話題的討論量也持續把持“熱搜榜”。
然而,熱度歸熱度,國內企業技術是否可以比肩?近日,三六零坦言,公司的類ChatGPT技術的各項指標只能達到略強于GPT-2的水平,與當前的ChatGPT相比尚有代差的落后。一些上市公司也紛紛公開與ChatGPT“劃清界限”。
但也有不少IT界人士表示,目前國內類ChatGPT在技術等方面與ChatGPT還有一定差距,但應該不會太大。
于是,在技術上從不甘落于人后的百度,第一個站了出來,她的內容獨白或許是: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
2月7日,百度官方宣布:給大家介紹下,我們的大模型新項目,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敬請期待!
2月9日,百度官方又進一步介紹:感謝關注,承蒙厚愛。文心一言尚未注冊社交賬號,3月和大家正式見面。一言為定,敬請期待!
兩則消息的發布,百度確定了中國版ChatGPT的名稱——文心一言,以及具體發布的時間,我國獨此一家。
百度振臂一呼后,群起相應。鰲頭財經不完全統計發現,目前至少有上百家知名企業、媒體等宣布接入文心一言,包括愛奇藝、攜程、集度汽車、百信銀行、宇信科技,以及上游新聞、澎湃新聞、極目新聞等。
成長之路需要公眾呵護
眾星捧月之下,百度在技術、應用、盈利前景等方面,又是否能滿足大眾期待,文心一言還有約一個月就要呱呱落地之時,不妨給其做個深度“彩超”。
作為一個技術出身的創始人,李彥宏對技術有“執念”。數據顯示,過去10年,百度研發投入超1400億元,幾乎每一年的同比增長都超過100%。
對于文心一言,百度的技術布局早已有之。
據了解,文心一言由基于百度提出的知識增強大模型(Ernie)擴展而成的一系列高級大模型構成,可以執行廣泛的任務,包括語言理解、語言生成(ERNIE3.0Titan)以及根據文本生成圖像(ERNIE-ViLG)等。
與其他語言模型相比,文心一言能夠將廣泛的知識與海量數據相結合,從而產生非凡的理解與生成能力。
ChatGPT最顯著的幾個關鍵詞是:AI、NLP、搜索,這也都是百度的標簽。百度在AI領域有長達十年的積累以及綜合優勢,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更是獨占鰲頭,放眼望去,能做成“中國ChatGPT”的就只有百度。
百度表示,公司是國內少有的擁有大模型技術的企業,從2019年開始進行大模型探索,打造文心大模型家族,包含PLATO、ERNIE 3.0等多個NLP大模型,其中PLATO也主打對話交互。從技術上看,文心過往在NLP模型上的實踐,將成為百度打造文心一言的基礎。
文心一言的底層邏輯是,其將通過百度智能云提供服務,吸引大量企業和機構客戶使用百度智能云提供的API和基礎設施,搭建AI模型、開發應用,并顯著提高生產力,為產業帶來AI普惠。
由此,云服務從數字時代躍遷到智能時代,智能化對各行各業效率的提升將顯著顯現。
更為重要的是,云市場游戲規則發生根本改變。選云,看AI能力(而非算力、存儲等)。未來用戶對云廠商的需求更加聚焦智能服務,看框架好不好、模型好不好,以及模型、框架、芯片、應用這四層架構之間的協同。
一位AI領域權威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在搜索領域,百度無疑是國內翹楚,同時也擁有了類似ChatGPT技術的天然優勢。百度一旦將兩者結合,其成熟的搜索業務將更加神采奕奕,也能厚植其AI領域的技術實力,創造更大的消費市場。
此外,做智能云多年,百度已經在制造業、能源、汽車、公共事業等多個領域占據領跑地位,成為這些領域背后企業崛起的數字支撐力量,而在AI領域,不論是數據參考還是技術研發,十年來百度積累深厚,在AI技術全棧的業務布局深遠,放眼全球科技公司也難出其右。
值得一提的是,文心一言實際上是姊妹篇,2022年8月,百度推出的“文心一格”正式發布,讓使用者能展現個性化格調,享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我們做了這么多年的AI之后,發現過去AI試圖理解人、模仿人,現在AI可以生成內容。”李彥宏透露,其實在這個領域,百度在過去很多年都有技術的積累。在過去一年,百度曾經推出人工智能作畫輔助工具“文心一格”。
當然,無論是ChatGPT還是文心一言、文心一格,都不能說技術已經成熟。
ChatGPT上線后也是不斷迭代更新,其背后的大語言模型GPT也經歷了GPT-1、GGT-2、GPT-3的迭代,GPT-3.5更是包含了一系列子模型,不斷調整參數數量,變換訓練數據集。
這期間,ChatGPT也經歷了誕生、成長的過程,至今還受到各種非議,但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也讓這種討論變得有趣。
無疑,百度正在做難而正確的事,“文心一言”是從無到有的突破,正式推出前后,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也必然出現異議。
然而,時間是最好的朋友,理性思考之下,大眾可以抱有期待,幫助像百度這樣有擔當的企業,守護好中國科技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