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紅軍 通訊員趙明
入伍,青春無悔,練就體魄,增強本領,獲連隊軍事訓練標兵與政治學習標兵;
回鄉,復員轉業,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研透外貿政策,將永年粉皮推向國際市場;
致富不忘鄉親,帶領全村百姓一起奔小康,輻射周邊2600多戶群眾增產增收;
他就是邯鄲永年薛孟的:“不論在部隊還是回到家鄉,雷鋒同志始終是我的榜樣,我將繼續發揚雷鋒精神,帶領父老鄉親奔小康。”
“當兵入伍是我一生的驕傲”
薛孟的,永年區北沿村人,早年家境貧寒,只接受過初中教育。1979年入伍立志獻身國防報效國家,入伍后,心系國家,力爭上游,不落人后,在部隊不論是新兵訓練團,還是基層連隊,他始終以雷鋒為榜樣,苦練軍事本領,嚴守部隊紀律,是連隊的軍事訓練標兵與政治學習標兵。由于其表現出色, 1981年調到某軍支航管技術設備室。期間被選派到復旦大學學習外語和高等數學專業,以適應快速發展的軍隊文化需要。后又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雷達學院系統學習雷達相關知識,獲得中專全科函授文憑。1984年從部隊復員回家,分配到商務局工作,五年的軍旅生活,不僅練就了一身結實的筋骨,開拓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也練就了他敢于吃苦,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品質。
“如果沒有在部隊上的經歷,讓我放棄當時商務局的鐵飯碗估計我是沒有勇氣的”薛孟的說道。
“敢想敢干、干就干好才能展現軍人的優良作風”
回到家鄉的薛孟的,在商務局工作后繼續保持勤奮好學,善于研究的姿態,在工作中了解了外貿政策后,他想著自己家鄉的粉皮品質高、口感好,關鍵純手工,為什么不能利用外貿走向國際市場呢?這樣還能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
就這樣,他邁上了外貿這條路。為了帶領全村3400口人發家致富,他跑天津,走上海。盤纏不夠,玉米面饅頭來湊。軍人堅韌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1987年春,他連續每個星期跑兩趟天津外貿,啃干糧,就涼水。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打動天津外貿領導,同意把北沿村粉皮打入國際市場。自此,北沿村粉皮成為邯鄲市永年區第一個打入國際市場的農副產品。為提升產品質量,他嚴格把控原料源頭,從泰國及國內數十個地區購進綠豆原料,加工成粉皮。之后十多年,他帶領全村980戶近3000人走上了一條發家致富之路,改善了村里貧窮落后的面貌。
因客戶量增多,國際市場需求量增大,在國家政策扶持下,他于2001年創辦永年縣孟德食品有限公司(后改為邯鄲市孟德食品有限公司),為生產出口型企業,主要經營粉皮、粉條等淀粉制品,永年大蒜制品,辣椒制品,冬菜及雜糧等各種農副產品,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英國、德國、巴西、新西蘭、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每年為國家創匯(直接出口和間接出口)600萬美元,帶動周邊2600戶群眾增收,提供150個就業崗位。
隨著業績不斷攀升,信譽不斷提高,他的想法也越來越大,他認為要想使企業真正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有自己品牌,為提升永年區農副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隨后創建了自有品牌—天輔孟德。目前,該品牌在國際市場反響良好,有一定的知名度。自2007年至今公司已擁有三家自有工廠,分別是淀粉制品加工廠、脫水蔬菜加工廠、腌漬菜加工廠即冷庫(500噸)。多年來連續獲得多項榮譽,被評為“誠信納稅企業”、邯鄲市“知名商標企業”、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質量、信譽雙保障示范單位”等,先后通過美國FDA認證、HACCP體系認證等,受到國際市場的信賴。
“能給社會做點貢獻是我的榮幸”
帶領百姓致富后,他不忘奉獻社會。要想富先修路是他深刻明白的道理。“大人還好,這夏季雨天深一腳淺一腳的孩子們上學都困難”,為改變這一現狀,在賺到第一桶金之后,1987年,他自費墊路600余米,方便群眾出行。之后又出資修2000多米,在2020年全區人居環境整治和街巷硬化工作中,又向村委會捐款5萬元用于改善村莊面貌。
如果說致富回報家鄉是情誼,那么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則是情懷,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他徹夜難眠,將原發往美國價值4.3萬元的出口產品—天津粉皮轉發至汶川,并在多個場合進行捐款。2008年,被授予“紅十字抗震救災募捐工作先進單位”。2020年的新冠疫情防控階段,他不僅捐款捐物,還主動申請充當志愿者,為抗疫出力。提及這事,薛孟的說:“我的想法很簡單,誰家都有有災有難的時候,大家每人出份力,老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一點,就能渡過難關,這也是我身為退伍軍人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