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黃六月隔路雨。7月2日,記者來到曲周縣第四疃鎮東流上寨村,就遇到這樣的天氣,幾公里外還是艷陽高照,東流上寨村卻下著瓢潑大雨。驟雨初歇,該村已經脫貧的“老哥倆”——郭新勝和王秀軍就騎上三輪、帶上掃帚、拿上鐵鍬,穿上自己的工作服,到大街上打掃衛生、清潔垃圾去了……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黨和政府讓他們脫貧了,他們不能忘恩,要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來回報社會。今年以來,曲周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建立“縣領導+鄉鎮干部+村干部+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幫扶企業”“六幫一”幫扶機制,開展精準扶貧,不但物質上進行幫扶,精神上也進行鼓勵,使他們覺得越來越有干勁,對幸福生活充滿了希望。
王秀軍在打掃街道衛生。
郭新勝回家后,打掃室內衛生,涮拖把。
縣委書記“送禮”
郭新勝是曲周縣東流上寨村人,全家4口人,愛人董蘭霞52歲,兒女雙全兩個孩子,因病致貧,2017年10月,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些天,曲周縣委書記李凡給郭新勝結婚的兒子郭曉聰“送禮”,在當地傳為佳話。
郭曉聰的婚禮定于6月29日這天。結婚頭一天,分包貧困戶郭新勝一家的曲周縣委書記李凡,得到消息后,因工作原因自己抽不出身,便委托第四疃鎮鎮干部劉石磊到郭家賀喜。婚禮的頭一天,劉石磊按照李凡吩咐,帶著“四件套”高高興興地來到郭曉聰的家中,問長問短,還幫了一上午的忙。鎮村干部包括鎮黨委書記敬萬祥、鎮長吳建朝等也來參加,這讓郭新勝一家非常的感動!
“俺一個貧困戶,縣、鎮干部都來參加俺兒子的婚禮了。俺心里那個甜吶!”郭新勝的愛人董蘭霞喜不自勝地說。郭新勝自從被列為貧困戶,曲周縣扶貧辦便明確了縣、鄉、村三級干部分包,并從精神幫助、產業扶貧、公益培訓扶貧、公益崗位扶貧等方面助力脫貧。目前,郭新勝的兒子郭曉聰通過參加曲周縣免費舉辦的面點師培訓,在天津找到工作,成為一家企業的面點師。郭曉聰的新婚妻子也是一位面點師,他們自由戀愛,喜結連理。目前,郭新勝一家已經擺脫貧困,郭新勝本人除了耕種幾畝責任田外,還義務參加街道保潔工作,用實際行動感謝各級黨組織給予的關愛與溫暖。
和郭新勝一樣,王秀軍也是東流上寨村人,因為他們兩個年齡大小差不多,又都是脫貧后一起義務參加街道保潔工作,被大家親切稱為“老哥倆”。他與郭新勝一樣是同年因病致貧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王秀軍的兒子患有精神病,常年吃藥。為幫助王秀軍擺脫貧困,各級政府部門下足了功夫,采取光伏發電、甜葉菊種植、精神鼓勵等多種途徑扶貧。東流上寨村黨支部書記常躍彬介紹說:“我們的扶貧方式多種多樣。王秀軍以前因為看不到希望,每天賴在床上,得過且過。后來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我們開始讓他抄寫《黨章》,慢慢調動了他的工作熱情。現在的王秀軍干事非常積極主動,不講任何條件,和郭新勝一起,兩個貧困戶,幾乎把全村的街道衛生承包了。”
曲周縣委書記李凡分包王秀軍脫貧工作后,每年都要親自到王秀軍家看望五六次,除了帶去米面油等慰問品外,夏天天熱,給買來電扇;冬天天冷,給送來被子。“哎,提起李凡書記,感激的話不知怎么表達。全縣那么多家庭,那么多事情,都等著她處理,還專門拿出時間來看我們。”王秀軍76歲高齡的母親告訴記者,“這不,俺家門前這段路,也是李凡書記給修的。”王秀軍母親說的,是她家通往大街的那段路,大約有30米長,6米多寬……
扶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脫貧攻堅以來,曲周縣強化包聯責任,對未脫貧戶量身制定脫貧計劃和幫扶措施,加強對2043名幫扶干部的管理,加大考核力度。縣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牽總推進,教育、住建、醫療、民政等部門各負其責、協調聯動,建強四級扶貧堡壘,即:縣級脫貧攻堅指揮部、鄉級扶貧工作站、村級扶貧工作室、戶級幫扶責任人,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落實體系。
現年56歲的李美英,是曲周縣白寨鎮禚李莊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其兒子李俊旗患有血友病。原本幸福的家庭因兒子多次住院治療,欠下外債40多萬元。為此,李美英不堪重負。李美英告訴記者:“血友病只能保守治療,每住一次院,費用高達10萬元。兒子的病把家里的積蓄花干還不夠,還得這里湊點,那里湊點。現在有了扶貧政策,每支藥報銷后也只有幾十塊錢。我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近年來,尤其去年以來,曲周縣鄉村三級幫扶責任人入戶把脈,精準幫困,與李美英一起謀劃家庭出路。在包村干部鼓勵支持下,李美英湊錢買了5頭母豬,靠母豬繁殖豬仔,兩年多后,豬場由最初的5頭豬發展到現在的百余頭。為提高養殖水平,聯戶干部還采取“一對一”、定期定時科技幫扶措施,傳授養豬技術和疾病防控知識,大大提高了李美英的養豬效益。
李美英說:“現在,我正申請扶貧小額信貸,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改善豬舍環境,準備實行標準化、現代化養殖。今年豬肉價格不錯,孩子看病享受一站式服務,先診療后付費、享有三重醫療保障,已經不再是家庭的負擔了。”
縣扶貧辦主任王東升向記者介紹,由于他們構建了四級聯動機制,實現了無縫隙對接,全縣的扶貧工作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今年是脫貧攻堅年,他們將牢牢盯住33戶未脫貧群眾,逐戶制定脫貧計劃。通過幫助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慢性病救治、“控輟保學”、為貧困家庭子女辦理資助等,幫助貧困戶擺脫貧困。同時,曲周縣通過做強扶貧產業、扶持壯大經營主體、做活村級集體經濟、做好就業平臺等,幫助貧困戶變貧困為富裕,變被動脫貧為自主脫貧。
“曲周縣堅持三精準、三落實、三保障實施精準扶貧。目前,曲周的脫貧率達到了98.7%,正在做最后的攻堅沖刺,保證按要求全部脫貧。扶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這既是上級的要求,也是我們的責任擔當。”曲周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尹麗龍說。
邯報融媒體記者 李治勇/文 通訊員 李光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