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潞安化工余吾煤業公司有這樣一個集體,119人的團隊平均年齡35歲,他們以“打造精品隊組,爭當綜掘先鋒”為理念,不斷探索管理新招、提升關鍵指標,他們就是集團“工人先鋒號”獲得單位、能源事業部最強掘進隊——綜掘二隊。
谷文軍是綜掘二隊隊長,當得知自己的隊組榮獲集團“工人先鋒號”時,這個40歲的漢子笑得憨厚,眼睛里閃著晶瑩的光。“能獲得這份榮譽,是集團、公司對咱的認可和鼓勵。而這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大家改革創新求突破、實干篤行勇爭先的寫照,是全體干部員工砥礪奮進強基礎、凝心聚力齊奮進的縮影。”崗前儀式上,谷文軍激動地說道,“今后,咱們要繼續努力,盡職盡責地完成好掘進任務,為公司采掘銜接做貢獻,保持‘最強掘進隊’稱號。”
紅心引領,構筑戰斗堡壘
“值班室,我是解堯剛,工作面現在第一排出煤,幫頂完好,設備運行正常,人員已撤離至警戒線以外,時間是2點25分。”
5月12日凌晨2時25分,當大多數人沉浸在夢鄉的時候,綜掘二隊生產一班正在為工作面掘進而緊張忙碌著。這一場景只是該隊日常生產工作的一個縮影。為了順利完成掘進任務,該隊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與員工一起奮戰在掘進第一線。
綜掘二隊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全體黨員沖鋒一線,以精益化管理為重要抓手,緊緊圍繞樹牢安全意識、壓實安全責任、抓好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這三個核心環節,落實落細《煤礦安全規程》《安全生產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同時,積極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身邊無三違等活動,不斷提升現場安全管控能力。
2022年,N1103膠順作為公司首次沿空留巷修巷作業,綜掘二隊面對需大量回收瓦排管及風水管、柔模段單體柱受壓變形難回收等諸多困難,該黨支部號召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工匠的智慧和潛能,想辦法、定策略。通過實施超前管控,優化班組分工,除生產掘進人員外,抽調其余人員全部上8點班,利用檢修時間把制約生產掘進的影響因素集中處理,例如打設木垛、架設單體柱棚、回撤單體柱棚、回收4寸管、回收電纜及巷道補強支護等作業,為隊組安全生產夯實了基礎。
關鍵時刻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正是在一顆顆“紅”心的引領下,該隊先后涌現出集團勞模葉川、公司勞模程二旦等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
“我們還常態化開展‘我為職工辦實事’活動,先后在會議室專門為員工設置防暑用品儲蓄柜、為井下員工購買飲用水等,通過這一系列的關愛活動,培養了員工對企業、對隊組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激發了大家的敬業度。”該隊黨支部書記葉川說。
安全固本,守牢發展基礎
安全是煤礦生產工作的核心,該隊把精益化管理融入安全工作中,推行“誰主管誰負責”的管理理念,在專業內實行分片負責,對口把關的管理辦法。
為了提升機電設備檢修質量,該隊通過對標,制定了《高效檢修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每項檢修項目所需人工和工時,規定提前完成檢修項目獎勵責任人,延遲完成檢修項目考核責任人,從而提升檢修工的積極性,做到了有計劃的高效檢修;對掘進機及錨桿鉆車油管進行統計并編號管理,減少因找油管而影響更換時間,同時還可根據編號了解各種型號油管的備用情況,避免了備品不足而影響生產,保證生產班的掘進效率。經統計,對標前,3個月內發生機電事故3起,共計影響時間2800分鐘,對標后,8個月內發生機電事故1起,影響時間120分鐘,機電事故大大降低,同時在正常煤巷掘進中,人工工效提升至0.254m/工,相較2021年提升了0.08m/工。
面對安全生產中遇到的難題,該隊總是仔細研究,認真分析難點所在,找準關鍵要害,解決問題。2022年1—3月份過DX16陷落柱期間,頂板管理一度成為制約正常掘進的一項難題。為了進一步提升頂板支護質量,強化巷道頂板管理,隊長谷文軍創新實施了“質量倒查”機制,他設計制作了鏤空字體,班組長在作業現場對各班組不同規格錨索進行噴號標記,對于出現質量問題的錨索,按照編號實施倒查,追究責任,這一機制的實施,不僅提升了頂板支護質量,也再未發生錨索錨固力不達標的現象。11月份,在N1103膠順修巷期間,頂板離層多需根據現場情況打設不同長度規格的錨索,針對補打的8.3m、10.3m、13m不同規格錨索噴號標記,在錨索托盤上噴字,打設錨索規格一目了然。
同時,該隊還以“安全大講堂”“技術業務培訓”“崗前五分鐘”等活動為載體,不斷提升班組成員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有力推動安全生產駛入良性軌道,讓安全生產真正落地生根。
技術創新,凝聚點滴力量
為打造“最強掘進隊”,綜掘二隊堅持主動出擊,相繼開展了“導師帶徒”“人崗相宜”等工作,并將全隊員工納入培養計劃,通過各類激勵機制,鼓勵員工多學新技術、新工藝,大膽開展技術革新。
“我們始終秉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員工的智慧,積極引領員工加入‘提質增效、降本增效’的小改小革小創新團隊中。”谷文軍說。
掘進機二運與皮帶機尾搭接處,一般只是在掘進機二運機頭加裝小跑輪,在割煤進退掘進機過程中,二運隨之移動,當二運行進過程中小跑輪受到卡絆等其他外力影響或跑道支墊不平直時,跑輪容易發生位移,造成掘進機二運掉道,嚴重影響了掘進機效率。
針對這一情況,他們決定一定要解決這個難題,技術人員蹲守作業現場,努力查找原因。最終,通過在掘進機二運跑輪上加裝了防掉道斷電裝置,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該隊副隊長宋聰告訴筆者,該裝置設計簡單,安裝方便,只要加裝上該裝置,便可一勞永逸的杜絕掘進機割煤時機組左右擺動導致的二運掉道。
據了解,未加裝該裝置之前,掘進機二運時常有發生掉道的可能性,一旦掉道,至少需要投入4名員工,花費約20分鐘處理,嚴重影響了掘進效率。安裝二運防掉道斷電裝置后,只需1名員工花費1—2分鐘時間維護即可,大大節約了人工的投入,同時也不用再擔心二運掉道影響掘進效率。
翻看隊組創新臺賬,2021年,該隊累計完成創新項目12項,獲優秀‘五小’創新項目2篇,上報專利3項,榮獲專利1項。其中,“便攜混凝土攪拌機在井下現場中的應用”獲得集團職工創新三等獎,“聲光報警裝置”獲得集團“五小”創新一等獎,除此之外,“掘進機激光自動閉鎖裝置”“便捷式手動液壓螺絲截割裝置”等12項創新項目也在實踐中得到推廣運用,極大的提高了作業安全。精益項目完成2項,分別為沉淀池施工工藝優化、工房回收井下廢舊材料復用,共計節省費用4.1萬元。
“通過小改革小創新解決大問題,贏得大成效的同時,也能幫助員工快速成長。”該隊黨支部書記葉川說。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綜掘二隊將站在新的起點上,堅定信念、團結拼搏,爭當砥礪新時代、奮戰新征程的“追夢人”。
常偉 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