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潞安化工集團“三會”召開后,高河能源爭當“建設高質量發展的一流能化企業集團”的“先行軍”,提出了“1243”安全高效礦井建設思路,“1”個目標,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2”個轉型,產業轉型、數字轉型;“4”個方向,錨定“安全高效、創新綠色、先進數智、管理科學”發展方向;“3”張名片,打造智能化示范礦井、綠色開采示范礦井和精益“算賬”文化示范礦井三張靚麗名片,團結帶領廣大干部員工知重負重、迎難而上,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力爭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安全為基 數智引領
新形勢帶來新挑戰。對標對表行業先進企業和落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高河能源的安全管理仍然存在諸多短板和弱項,因此,高河能源以提高系統可靠性,防范重大系統風險;完善機制創新與技術革新為主要抓手,夯基固本、精準管控,全力把穩安全發展的“定盤星”。
高河能源按照“優化生產系統夯實安全高效生產基礎、提高系統可靠性防范重大系統風險、提升科技強安水平實現本質安全”的工作思路,明確大方向、挖掘大潛力,確保大提升。在瓦斯超前治理方面,形成了多舉措、全方位、井上下立體式抽采治理模式,實施“地面抽采井抽采、井下大直徑鉆孔抽采、機械造穴增透、千米鉆機定向施工、一鉆一視頻全流程管控”等技術,力爭礦井綜合抽采實現煤層瓦斯含量年均降低2m³/t;在透明地質預報方面,系統性運用數值模擬、二三維GIS技術搭建了精細化、可視化的數字地理地質模型和地質信息數據庫,通過裝備智能型定向鉆機,本安型便攜式智能探水CT儀等,實現了地質資料的自動更新與動態預警。
完善機制創新與技術革新。在機制創新方面,創新性運行了安全生產“雙六”工作機制,即“六個安全”,系統管理抓實重點安全、變化安全、源頭安全、關鍵安全、主動安全、動態安全;“六查”,現場管理抓實查現場、行為、標準、制度、圖紙、事故。在關鍵崗位和工種推行安全風險“二次確認”工作法。在技術創新方面,以高河能源智能管控平臺為載體,建設了大數據分析駕駛艙。依托安全雙預控、精準定位、安全監測、工業視頻+AI分析等系統數據,實現了對礦井風險辨識、安全隱患相關系統數據的全面掌控,通過綜合關聯分析,可準確掌握目前井下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數量及整改情況。
眾所周知,過去的一年,高河能源通過了國家智能示范煤礦驗收,成為山西省首家開展國家智能示范礦井驗收的煤礦,建成了山西省第一座智能化示范礦井;被命名為2020-2021年度煤炭工業安全高效礦井特級礦井;獲得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雙十佳煤礦榮譽稱號,是集團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煤礦單位,取得的成績“令人眼前一亮”。
新使命需要新擔當,今年伊始,催征的戰鼓已經敲響。高河能源蹄疾步穩的行駛在“加快建成國家綠色智能示范標桿礦”的新征程上,在建成云數據中心、智能管控平臺、5G+“一張網”融合通信“三大”平臺,3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和7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實現了10個大類41種智能化應用場景的智能管控, 31個固定作業場所實現無人值守的基礎上,不斷放大數智賦能優勢。全面推進洗煤廠智能化改造,構建以礦鴻+5G技術為引領的物聯網平臺;繼續推進智能綜采綜掘工作面建設,建成第三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和6到10個智能掘進面;發揮物聯網、大數據功能,消除信息孤島,將園區信息化系統建設成一個有機的生態系統,實現園區可視、可管、可控,業務全數字化、系統全聯接、數據全融合。提高智能化應用層級,實現5G網絡全覆蓋,探索基于5G通信技術的機器人應用、單軌吊無人駕駛等應用場景;地面廠區使用空中無人機智能線路巡檢、消殺消防機器人、5G智能機器人巡查等。
創新驅動 管理賦能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依托“一中心四平臺”雙創中心,統籌推進黨建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五小”創新,構建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貫穿的創新創效模式。加速壯大“三支創新隊伍”即自主專職研發隊伍、實戰型工程技術隊伍、群眾性小改小革隊伍,暢通“管理、技術、技能”三通道,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造就一批行家里手,通過勞動競賽、技術技能比武、“五小”創新活動、合理化建議活動等,調動職工特別是有一技之長的職工敢于、甘于搞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創造性。
組建了大學生智能化創新工作室、大學生智能化采掘班組和5G技術創新孵化基地,推動煤炭生產由“流汗型”向“智慧型”轉變,目前共培養智能應用高技術人才126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占比28%,使朝氣蓬勃、敢于創新的大學生真正成為崗位的“創新源”、難題的“攻關隊”。
明確主攻方向和核心技術突破口,重點研發具有先發優勢的關鍵技術和引領未來的前沿技術。“沿空留巷+聯合布置+切頂卸壓”技術條件下的無煤柱開采從2013年5月開始,先后成功在5個采區17個工作面采用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術,截止去年底累計留巷1.7萬米,因留巷多回收煤柱煤炭資源118萬噸。由高河能源承擔的“2014年度山西省煤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即“6米厚煤層100萬t/a膏體充填開采技術”,自2021年投產至今,已累計回采壓煤資源60余萬噸,處理煤矸石70余萬噸,充填面平均充實率達98%以上,助力實現了 “矸石零排放、地表零沉陷、水體零破壞、資源零浪費”。
全面推進“生產者”向“經營者”再向“競爭者”轉變。高河能源把實現價值創造作為第一任務,以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為抓手,依托公司智能管控平臺,強化“全面預算—績效考核—薪酬分配”一體化深度融合,全方位開展對標挖潛,堅持增銷增收與內控降本并重,實現健康經營和穩定盈利。以“KPI+GS指標”牽引各項工作任務目標,實施關鍵指標績效動態管控評價機制,推進指標管控由“考核驅動”向“全員自覺”轉變;以勞動效率為主線,完善薪酬與效率掛鉤機制,做好差異化薪酬分配,進一步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持續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全面深入對標挖潛增效,加強成本管理,嚴格材料管控,用好政策紅利,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韓 健 連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