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長治訊(馮儒 楊利軍 王江)“咱們對采煤機機身的強度‘小改進’效果明顯啊,上井的采煤機機身完好,機身對接處,外牽引、搖臂安裝點均未出現開焊、開裂現象,好改進自己會說話!”潞安化工余吾煤業公司機修廠廠長助理劉存亮驗收上井的采煤機時說。
原先,該公司機修廠在檢修上井采煤機時,發現機身常有開焊現象,反映出機身強度不足以及井下采煤負荷較大的情況。開焊且變形輕微的機身,對其整形后,補焊修復開焊部位;機身撕裂、變形嚴重的機身,則需外委修理,費用高昂。但修復后機身強度仍無法滿足井下生產需要,機身開焊甚至變形撕裂仍常發生,制約井下安全生產,增加了維修成本。
為此,該廠積極踐行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從根源治理采煤機機身易開焊的現象。首先,他們對易開焊、變形機身部位進行了檢查、統計,兩側機身對接處、機身安裝外牽引、搖臂處,均為受力集中點。其次,在不影響機身對接、設備安裝的前提下,設計方案提高設備強度,在機身對接處加焊三角形筋板,機身安裝外牽引、搖臂處加焊鋼板,從而提高了機身強度,降低維修成本。
近年來,該公司機修廠本著“精益檢修、降本增效”的原則,研制了斷路器快捷測試裝置、浮動油封輔助安裝工具,在設備檢修、技術創新、降本增效方面出實招、下實功、出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