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長治訊(武越)今年以來,潞安化工余吾煤業公司緊緊圍繞人才理念,通過創新政策、搭建平臺、優化服務,打出聚才、育才、用才的“組合拳”,全力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
拓寬人才源頭
走進余吾煤業公司機修車間,技能大師姚紅斌正在給幾名電工授課,授課內容是關于井下綜采機機頭發生故障的原因及處理方法,從圍坐在一起吃“小灶”的員工臉上,足以看出授課的效果,這與過去臺上講的索然無味,臺下聽得昏昏欲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青年員工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石。該公司拓寬青年人才源頭,對學習能力強的優秀青年員工進行挖掘、孵化、培養。該公司在“大人才”體系中,分隊組、分工種、分層次進行問卷調查,然后根據青年員工們“口味”和生產急需制定了詳細的實訓培訓計劃,由全員培訓向精準培訓升級,由素質培訓向差異培訓延伸,由地面培訓向現場培訓覆蓋。
在培養青年人才過程中,該公司以實踐為課堂,把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搬到”課堂,把現場當課堂,把問題當教材,把難題當課題,以提問、講解、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現場進行講解常見設備故障排除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通過“培訓進現場”,用現場教學、討論、學習的方式,將理論知識與現場實踐結合起來,讓“徒弟”在現場實踐中掌握業務要領,汲取更多的營養,不斷提高各自業務知識和能力,真正達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目的。
搭建人才舞臺
“我是2020年來到余吾煤業,跟著師父一點點學,跟著企業一步步成長,從一名鉆機司機成長為瓦斯治理研究中心的一名技術人員。感謝公司黨委給我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97年的王邵波滿懷感恩地說。今年6月份,他通過參加瓦斯技術人才競聘,脫穎而出。
發展之要,惟在得人。該公司搭建“創新工作室”“蘆盛亮勞模創新工作室”“周建偉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等多個技術創新孵化平臺,加快技術能手的培養從“1”到“1+1”“1+N”的裂變。
在此基礎上,該公司以技能競賽為載體,堅持常態化開展職工技能大賽、職工技術比武、崗位達標等,為更多優秀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搭建平臺。同時持續深化科技成果轉換,定期開展全員創新成果評比,對科技含量高、產生效益大、推廣價值高的成果原創人員進行表彰獎勵,在為他們發“紅包”的同時,還將他們納入領導干部和后備領導的“人才庫”,讓技能之才、實干之才、創新之才奮斗有舞臺、表現有機會、努力有回報。
激發人才效應
如果說育才、用才體現為一種價值觀,那么如何愛才、惜才更體現為一種情懷。余吾煤業公司以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聚才的良方,積極營造尊重、關心、支持各類人才的良好氛圍。
該公司在人才禮遇上下功夫,完善人才生活保障制度,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人才的成長。認真傾聽技術人才在安全生產、職業健康、生活保障等方面的訴求,積極開展勞模免費體檢、生日送祝福活動,建立領導直接聯系和定期走訪人才長效機制,營造留人良好氛圍。同時在名譽上,加大對技術能手、技能大師、勞動模范等優秀員工的推介和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力、提高知名度,讓高素質人才“名利雙收”。據了解,僅“周建偉創新工作室”就累計培養工程師18名,培養副科以上領導干部6名,對外先后向集團兄弟礦井輸送人才3名。
筑巢引鳳、聚才引智。在潞安化工余吾煤業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一大批優秀人才,攻關在科研一線,奮斗在采掘一線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