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長治訊(劉明星王鵬)潞安化工余吾煤業公司始終把育才、聚才、用才作為礦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根本性大事來抓,緊緊圍繞“人才強企、科技興企”目標,大力實施“大人才”管理體系,全面構筑人才培養工作新格局。
量體裁衣,制定人才培養“路線圖”
該公司本著“實際、實用、實效”原則,創新培訓載體,持續強化一線隊伍人員技術技能、業務能力,發揮技能大師工作室、創新工作室的作用,利用內部優勢資源,將懂技術、有經驗的技能大師、“能工巧匠”“創新達人”請上講臺,為員工講技術、傳經驗,并定期邀請專家、教授和設備廠家人員來公司舉辦專題講座,傳道授業。
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持續加大對新招大學生的培養力度,根據專業特點,制定人才培養路線圖,建立人才流動機制,讓大學生到更多崗位中去鍛煉,不斷拓展業務知識,提升技術水平。
創新機制,打通人才成長“快車道”
該公司把培養選拔年輕干部作為戰略性工程來抓,通過實施人才培養考察、選拔任用機制,大膽使用有學歷、有能力的“80后、90后”干部,大批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該公司利用“掛職鍛煉”模式,將一線歷練作為干部提拔的先決條件,把掛職鍛煉作為培養復合型跨界干部隊伍的重要途徑,使干部在復雜環境和艱苦崗位磨練意志,錘煉作風,增長才干。通過定期談心、綜合考評等方式,多方位關注思想動態和業務能力,開展針對性指導,力促青年人才快速成長。
該公司還根據工作需要和個人特點,建立了“三星計劃”,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方式,“銅星”級為專業特長人才隊伍,“銀星”級為工匠隊伍,“金星”級為技師隊伍,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激發創新,培育企業發展“智囊團”
該公司堅持高端人才、高端引領、高端培養的方針,著力搭建“創新工作室”“勞模工作室”“瓦斯治理研究中心”“礦壓治理研究中心”等多個技術創新孵化平臺,加快技能大師的培養從“1”到“1+1”“1+N”的裂變。
與此同時,該公司以技能競賽為載體,常態化開展員工技能大賽、技術比武、崗位實操競賽等,為更多優秀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搭建平臺。
在此基礎上,該公司持續深化“雙創”工作,注重科技成果轉換,推行“靶向”課題攻關活動,定期開展創新成果評比,表彰獎勵科技含量高、產生效益大、推廣價值高的成果原創人員,并將高精尖人才納入后備干部人才庫。
據了解,近年來,該公司實施一系列創新科技項目,《一種穿層鉆孔保直鉆進簡易扶正器裝置》《低濃鉆孔二次注漿提濃裝置》《一種帶有流速異常預警功能的防噴孔裝置》等在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五小”成果評比和集團優秀“五小”創新成果展中斬獲殊榮,為礦井智能化升級和轉型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