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長治訊(程旭 常偉)余吾煤業公司貫徹落實省委“4句話32字”和集團“雙18字”要求,深入踐行精益思想指導下的 “算賬”文化,堅持黨建引領,推進“一體化”融合,實施對標挖潛,創新精益項目,以四個杠桿為支撐,奮力建設“標桿示范型”煤炭領軍企業。
黨建模式激活力
該公司圍繞集團“雙18字”要求和“講政治、守底線、強融合、蹚新路”黨建工作思路,找準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結合點,實現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一體推進。
該公司實施“黨建+”項目創新管理,大力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滲透融合,通過理念創新、機制創新、載體創新,以“一支部一特色”創建工作為突破口,助推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形成了黨建業務“雙向”融合的黨建模式;依托高應力小組、瓦研中心、創新高地等平臺,引進培養了一批科技科研骨干和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成立了蘆盛亮工作室和周建偉工作室;完善師帶徒等技能人才梯次培養機制,通過實用技能或專項技能培訓、職業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活動、參加國家和省級技能大賽等,打造了一批國家和省級技術能手、技能大師;開展“黨員先鋒行”活動項目化管理、黨員積分管理、組建幫扶小組等方式,確保基層各黨支部組織建設齊頭并進;將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等理念作為黨員的必會必知內容,通過主題黨日活動等載體,不斷加強精益管理和“算賬”文化的學習,將算賬思維潛移默化灌輸到員工心田,增強了黨員干部的算賬意識和主動性。
精益項目顯威力
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可以說是該公司實現經營管理持續提升的一大致勝“法寶”,把精益思想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上接第一版)做細做優做實日常精益化管理,提升了精益化管理水平。
在項目投資管理方面,該礦所有涉及投資項目按照“1+3”模式運行,即一個項目必須提供至少3種方案進行準備、討論研究;所有計劃工程嚴格執行“班子會”審議集體決策,嚴控工程項目建設。在預算資金管控方面,按照《年度經營管理方案》,對照集團承包指標,結合實際指導生產經營、勞務費用等預算總綱,承包組要堅持“有預算不超支、無預算不開支”,統籌合理使用,強化資金使用效率和效果。按照“降庫存就是降成本”的思路,建立聯動預警采購機制、庫存分級預警機制,確保物資精益采購。加大物資回收力度,按照價值的20%給予獎勵,激發隊組回收復用熱情。推行契約化管理,礦與承包組、承包組與隊組之間建立契約關系,對生產服務單位按產量進尺、服務量等實行計價收購,生產服務單位的材料、配件、工資等費用根據產量、進尺及工作量掙取,提高隊組的節支降耗意識,鼓勵隊組開源增收。
強化全面預算管理力度,依托“釘釘平臺”,建立經營日報表,對每日產量、銷量、收入、利潤的完成情況及成本的變動進行動態跟蹤。通過經營數據月度累計與月度財務報表的對比,強化非生產性投入的控制,降低非必需成本支出,做實做細做優了精益化管理這篇“大文章”。
對標挖潛再提升
對照集團要求,漳村煤礦圍繞著“礦、科、隊”三級對標體系及重點對標項目,開展全方位對標提升,主動縮小差距,積極培育優勢,用實際行動擦亮漳村煤礦的“金字招牌”。
圍繞降低銷售費用1000萬元目標,該礦黨政“一把手”親自掛帥,在提高煤炭質量、加大戰略用戶溝通多銷長協煤的同時,緊盯市場變化,動態合理調整產品結構,開發潛在市場客戶。在毛煤分選項目中,對增加TDS干選機的招標、采購手續進行辦理并統籌做好機電科、選矸車間設備安裝,通過提高發熱量、泥煤售價和精煤回收率,實現每噸售價增加100元目標。噴吹煤是漳村煤礦的一張名片。在洗煤工藝改造中,該礦按照關鍵時間節點全面提速,運輸、脫水設備及配套工程項目有序推進,項目完成后預估每年增加凈收入5000余萬元。礦井優化通風系統項目,系統改造方案和材料計劃全部完成,項目施工按照“網絡圖”加快推進。在充填開采技術應用項目中,已完成方案制定、確定投資概算報送至集團審批;項目選址科學試驗等前期準備蹄疾步穩。瓦斯發電項目選址已完成,瓦斯發電可行性報告編制已結束,相關方案正在加緊編制。該項目投用后預計每年可節約費用300萬元。按照“機械化替人、智能化減人”的思路,通過服務承包機制、優化地面后勤勞務工崗位等方式,逐步減員全員勞動生產率提升至45.4萬元/人。“墩柱+柔模”沿空留巷項目對標先進,持續完善“墩柱+柔模”實施方案;根據既定方案于2802進風巷實施“墩柱+柔模”沿空留巷。該項目的實施增強了支護強度,提高了安全系數,有效降低修巷費用。提升綜采工效,結合綜采隊以往人員出勤及產煤量,對綜采工效情況進行分析、完善制度措施、成立工作小組綜采工效至90噸/工目標將如期實現,“精益高效、數智綠色、持續發展新漳村”建設全面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