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寒意漸濃,但走進邯鄲市叢臺區黃粱夢鎮卻能感到縷縷暖意。整潔的道路平整通暢,直通農家;各種健身設施一應俱全;一座座鄉間庭院清新雅致,不僅浸潤著人們安居樂業的美好時光,也是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起點。
美麗庭院扮靚鄉村新生活
“我們廣大婦女姐妹要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革除生活陋習,傳承優秀家風家訓,以庭院小美匯聚鄉村大美。”11月18日,在黃粱夢村王淑梅美麗庭院,黃粱夢鎮婦聯副主席代丹丹說。
清理院內衛生、打理菜園花草,已成為王淑梅老人每天必做的事情。“過去我們不講究居住環境,這幾年村里一直提倡創建美麗庭院,我們積極參與其中,現在看著院子干凈整潔,又有文藝氣息,心里別提多舒坦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們也會跟我一樣,把自己的小家打理得有模有樣。”王淑梅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家教家風建設等方面的闡述為婦聯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代丹丹說,為了發揮廣大婦女在鄉村振興中的獨特作用,該鎮黨委政府和區婦聯共同努力,組織各村婦聯組織、巾幗志愿者入戶發放創建明白紙,利用微信群等對美麗庭院建設進行宣傳,使得更多家庭主動做到居室凈、廚房凈、廁所凈、院落凈,營造庭院內外清潔有序的居住環境。“現在,村里設定每周六是家庭清潔日,每家每戶進行大掃除,周日進行擂臺評比,根據得分選出前10戶進行表彰。”王淑梅告訴記者,區婦聯干部每個月對美麗庭院女主人進行收納整理培訓,并分發美麗布兜,以此激發姐妹們參與創建美麗庭院的熱情和積極性。
在家里,庭院美;出了門,村里的環境更美。“這幾年我們著力拆除私搭亂建,硬化修復街道、鋪道沿、建涼亭、搞綠化、建起了休閑廣場,道路兩邊的建筑既保留了鄉土氣息,又彰顯時代文化風貌。雖然工作在推進過程中也遇到過困難,但是村里的道路交通、配套設施、人居環境等方面都變好了,這就獲得了老百姓的支持與擁護。”黃粱夢鎮黨委書記李紅娟欣慰地說。
農旅融合繪出鄉村新畫卷
離王淑梅美麗庭院不遠處就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勝地呂仙祠。在這里,文化志愿者范曉凱經常向游人講解“夢文化”。
“呂仙祠旁是我的母校,孩童時期的記憶就是放學之后跑到里面玩耍。”今年40歲的范曉凱是土生土長的黃粱夢人,從小受到邯鄲成語典故的熏陶與感染,對夢文化、趙文化情有獨鐘。源于熱愛,從2017年開始,他陸續創作出蘊含“夢文化”“趙文化”的枕頭、筆筒、書簽、鎮尺等系列文創作品。在政府的幫助下,他成立了“邯鄲禮物”文創工作室,多套作品獲得省、市文創大賽好名次并在邯鄲旅游景點展覽銷售。
“黃粱夢鎮除了擁有自己獨特的文旅資源外,還與周邊的紫山、紫云湖、大磨山等景區連片,已成為市民鄉村旅游目的地熱門選項,像范曉凱一樣通過鄉村旅游拓寬增收、增加就業渠道的村民有很多。”李紅娟介紹,今年6月-10月,黃粱夢鎮聯合其他鄉鎮開展采摘鄉村游活動,將特色農業與鄉村旅游有機結合,進一步展示旅游產業、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顒悠陂g,“果園漫步——體味田園綜合體”“葡萄采摘——品嘗生態綠色果品”“果園采風——主題攝影大賽”等主題活動,不僅讓游客游覽生態林果莊園、體味美麗庭院、享受淳樸農家風情,還架設了與商客合作交流的橋梁,促進鄉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產業振興激發鄉村新活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跟隨李紅娟的腳步,記者來到由貴龍崗村、官后村聯合打造的現代農業園,整齊的草莓、羊肚菌大棚依次排列,掀開卷簾進入其間,滿眼翠綠,滿棚清香。
“雖然近三年遭遇疫情,但鎮黨委、政府進一步優化投資發展環境,搶抓各種發展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比如,叢臺北部區域污水處理廠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26.2億元,市民政局兒童福利院項目總投資8514萬元,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北湖院區項目總投資5億元,河北曲江新歐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巴川府項目總計10億余元……這些都是我們正在積極培植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將有力促進全鎮經濟快速健康持續發展。”李紅娟介紹,現代農業園率先在眾多集體經濟項目中實現成效,為農村增果、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該園區主要致力發展大棚果蔬種植、新品種引進和示范推廣。一期建有溫棚4棟,占地5100平方米。主要開展果蔬種植、農業采摘、鄉村旅游等業務。
趙紅梅不僅是貴龍崗村美麗庭院的女主人,也在園區有一份自己喜愛的事業。“這些草莓都是生態種植、蜜蜂授粉、自然成熟,綠色健康。”她說,過去村里人靠種地為主,要不就在外地打工,尤其是家庭婦女,要照顧家庭就掙不了錢,這次跟著老師學草莓養護,在家門口的大棚實現了就業,不僅掙了錢,也顧了家。明年,園區會繼續擴大種植規模,拓展農業休閑觀光、采摘體驗等項目,那時會有更多人到鄉村旅游,大家會獲得更多的致富途徑。
此時,趙紅梅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期待著更加美好的生活。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張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