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中原 > 正文

父親節征文:你知道“父”字是怎么來的

來源:齊魯晚報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20-06-21 16:54:35

  “父”字,字形簡單,容易記,也容易寫。但你知道“父”字是怎么來的?背后有什么寓意嗎? 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父”字。

   先看一下父字的演變過程:

  

   父,讀fù或fǔ,讀fù時,指爸爸,也是對男性長輩的稱呼。常見組詞有:父母、父輩、父子、父兄、伯父、舅父、父老鄉親等。讀fǔ 時,指老年人,如:田父、漁父。

   父,既象形,又會意。像用手拿著木棍的樣子,手或者在左側,或者在右側。篆文突出了手的形狀,隸書、楷書是在篆文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但很難與手持木棍的形象聯系在一起。

  

   縱觀中國歷史,我們有漫漫兩千年之久是以宗法社會形態存在的。“三綱五常”是約束百姓言行的重要準則。所謂三綱,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所謂五常,就是“、禮、智、信”。在家盡孝,出門盡忠。父親在社會中承擔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家庭的頂梁柱,而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的和諧穩定關系著社會的和諧穩定。

   今天是父親節,是個洋節,據說起源于1910年的美國。父親節一般定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目前世界上有50多個國家在這一天過父親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父親節這個概念,但父親的社會地位卻相當高。與“父”相關的高頻詞有“子不教,父之過”“父慈子孝”“衣食父母”“子承父業”“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無顏見江東父老”“父債子償”“再生父母”“知子莫若父”“虎父無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認賊作父”“長兄為父”等,這些詞已經把父親的角色定位、職責、職能表達得十分清楚了。父親肩負著養育、教育、率先垂范等使命,無論在在家庭還是在社會,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是禮儀之邦,倫理道德是維系家庭和諧穩定的主要力量。做父母的要慈愛孩子,做子女的要孝順、贍養父母,只有家庭和諧了,鄉里才會和諧,國家才會和諧穩定。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午夜福到在线a国产4视频 | 欧美国产日韩a欧美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 |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品道 |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