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劉藝龍
據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消息,2022年12月23日,鶴崗市委原副書記、市長梁成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法院查明,梁成軍侵吞公款1.01億余元,受賄666萬余元,濫用職權造成損失6000萬元,另有2693萬余元財產不能說明來源。
曾因環保問題被問責
1963年出生的梁成軍,在鶴崗工作多年,并擔任過7年的市紀委書記,2013年至2016年任鶴崗市市長。
2017年5月,時任省政府副秘書長的梁成軍被省紀委立案調查。此時,他剛從鶴崗市市長的崗位調離半年多。
2017年11月,環保部公布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8省(區)公開移交案件問責情況,梁成軍在列。
通報是這樣寫的:
鶴崗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緩慢,百萬噸垃圾不能安全妥善處置。鶴崗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垃圾填埋場建設重視不夠,部署落實不力,存在不作為、慢作為問題。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給予時任鶴崗市政府市長梁成軍行政記大過處分。
被問責6天后,梁成軍被雙開。官方稱,其在工作上獨斷專行,作風霸道,肆無忌憚用權;經濟上貪婪,私欲極度膨脹,以權謀私,亦官亦商,瘋狂斂財;生活上腐化墮落,道德敗壞,嚴重違反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規定,并涉嫌貪污、受賄、濫用職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犯罪,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嚴重污染當地政治生態。
隨后,中國紀檢監察報發文,稱其行為可謂是“五毒俱全”,且性質惡劣,情節嚴重,成了當地政治生態的“污染源”,嚴重損害了黨的事業和形象。
侵吞公款超1億
此次法院審理查明:
2013年至2016年,梁成軍利用擔任鶴崗市委副書記、市長職務上的便利,單獨或伙同他人侵吞公款共計人民幣1.01億余元;
2011年至2016年,梁成軍利用擔任鶴崗市紀委書記、鶴崗市委副書記、市長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單位及個人在工程承攬、企業經營、職務調整及晉升等事項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666萬余元;
2015年至2016年,時任鶴崗市委副書記、市長的梁成軍濫用職權,違規向企業出借政府資金,造成財政資金損失共計人民幣6000萬元;
梁成軍的財產和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尚有價值人民幣2693萬余元財產不能說明來源。
此外,梁成軍到案后檢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經查證屬實。
法院認為,鑒于梁成軍具有立功情節,犯罪所得大部分被追繳,具有法定、酌定的從輕處罰情節,對其判處死刑,可不立即執行。
鶴崗兩任市委書記被查
說到梁成軍,就不得不提曾與其在鶴崗市“搭班子”的鶴崗市委原書記武鳳呈。
公開資料顯示,武鳳呈曾任雙鴨山市委常委、秘書長、政法委書記,雙鴨山市委副書記、市長。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他任黑龍江省鶴崗市委書記,彼時,擔任鶴崗市市長的正是梁成軍。
2016年12月,武鳳呈轉任黑龍江省委副秘書長(正廳級)、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一年后履新黑龍江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林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9年5月,武鳳呈被查,同年12月被雙開。他被指不信馬列信鬼神,處心積慮對抗組織審查;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房地產開發、人事調整等事項上提供幫助,大肆賣官鬻爵;搞錢色交易;屢次參與賭博等。
2020年9月,武鳳呈受審。
檢方指控,2012年至2016年武鳳呈先后利用擔任雙鴨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鶴崗市委書記等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房地產開發、人事調整等事項上提供幫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給予的財物數額巨大。
此外,武鳳呈在2011年至2014年擔任雙鴨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期間,徇私舞弊,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遭受巨大損失。
武鳳呈并非鶴崗近年來落馬的第一個市委書記。
2021年5月9日,鶴崗市委書記張恩亮被查。張恩亮是武鳳呈的繼任者。
張恩亮的仕途履歷非常“亮眼”:30歲獲任黑龍江團省委副書記,躋身副廳級;38歲成為黑龍江團省委書記、黨組書記,成為正廳級干部。
2011年4月,41歲的張恩亮履新黑河市市長。據媒體報道,他是當時全國首位“70后”地級市市長。2016年12月,46歲的張恩亮升任鶴崗市委書記,他是當時黑龍江省唯一的“70后”地級市委書記。
2022年6月,張恩亮受審。據檢方指控,張恩亮在擔任團省委副書記期間就開始斂財了:
2004年7月至2021年3月,張恩亮利用擔任團省委副書記、書記,省青年聯合會主席,黑河市委副書記、市長,鶴崗市委書記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利用本人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有關單位或個人在工程承攬、項目資金撥付、人事任免等事項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上述單位或個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7317萬余元。
此外,他還涉嫌貪污罪、挪用公款罪:
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張恩亮利用擔任黑河市委副書記、市長職務上的便利,侵吞公款共計人民幣379萬余元。
2015年上半年,張恩亮利用擔任黑河市委副書記、市長職務上的便利,將公款人民幣3000萬元借給他人使用,進行營利性活動。2019年5月,上述挪用款項本息已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