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456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原創 > 正文

筑起防貧致貧“截流壩”——邯鄲市全力書寫脫貧攻堅“收官之卷”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王杰仁發布時間:2020-07-15 16:40:09

  

  魏縣沙口集鄉南沙口村桃花經濟富民增收。(資料圖)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張紅軍實習生王辰雨)近日,邯鄲市兩組扶貧數據引人關注。脫貧后返貧人數:2016年,2254人;2017年,355人;2018年,20人;2019年,0人;新增致貧人數:2016年,47646人;2017年,1763人;2018年,1661人;2019年,0人。三年,實現返貧致貧數字“雙歸零”,這得益于邯鄲市探索建立的“基金救助、就業援助、社保兜底、專人幫扶”的精準扶貧機制。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邯鄲市從2017年開始,在集中力量攻克貧困堡壘的同時,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精準防貧機制,監測核查防貧救助對象35892戶,核實救助3305戶,救助資金3729.48萬元,較好地解決了貧困人口返貧和邊緣戶缺乏政策支持可能致貧問題,有效控制了貧困增量,從源頭上對貧困發生筑起了“截流閘”和“攔水壩”。2019年以來,全市沒有一戶脫貧戶返貧,沒有一戶非貧戶致貧。

  日前,河北省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全文轉發邯鄲市精準防貧工作實施辦法,在全省推廣防返貧防致貧的“邯鄲經驗”。

  讓特殊群體不“邊緣”

  曾經,邯鄲市與其他地區一樣,邊脫貧邊返貧邊致貧現象比較突出。2015年、2016年全市減貧29.1萬人,但新增貧困人口55176人、返貧3072人,共計58248人。2017年初,邯鄲市委敏感意識到,邊脫貧邊返貧、邊減貧邊增貧的問題,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就無法實現“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目標。
 

成安縣北鄉義鎮大寨村貧困戶在喂食鴿子。(資料片)

雞澤扶貧微工廠帶動貧困戶家門口就業。(資料片)

  因此,提出了“未貧要防”的工作思路和要求,針對原先不在貧困序列但陷入貧困風險較高、已經脫貧但脫貧成果不穩定的人群,在全國率先推出了一套防止其因病、因學、因災等而重陷貧困的精準防貧措施。三年來,在經歷了先行試點、全面推開、逐步完善三個階段后,2020年3月,系統總結提煉,制定了《邯鄲市精準防貧工作實施辦法(試行)》,防貧工作進入系統化、規范化、制度化新階段。

  “造成返貧致貧現象頻發的主要原因在于不穩定脫貧戶和邊緣戶抗風險能力弱,一旦遇到特殊情況家庭很難承受。”據市扶貧辦政策法規處處長張向前介紹,邯鄲市的防貧做法可概括為“四個二”。即兩個重點人群。關注非貧低收入戶(邊緣易致貧戶)和非高標準脫貧戶(脫貧不穩定戶)這兩類致貧、返貧高風險重點人群;兩個認定條件。嚴卡收入條件(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國家貧困線1.5倍以下者)和支出條件(滿足因病、因學、因意外事故、因產業風險等支出或負擔超過一定數額)兩大條件,結合邯鄲市規定的五個否決條件來對防貧戶精準認定;兩類救助措施。面對因病、因學、因意外事故而出現的必然支出,邊緣人通常有著較低的承受力;兩種篩查方式。一種是自上而下篩查,主要是通過縣級醫療、教育等部門的大數據進行篩查,對支出“越線”人員入戶核查。另一種是自下而上申請,主要是對因意外事故等大數據監測不到的,由農戶申請,村“兩委”審查上報,縣級有關部門聯合認定、公示后救助。

  針對部分家庭因就業或喪失勞動能力造成收入難題,探索建立了就業援助政策、社保兜底政策與防貧救助政策的有效銜接機制。對因就業問題的,通過引進和新上項目增加就業崗位,擴大轉移就業。探索建立500多家村級“扶貧微工廠”,帶動4萬人實現家門口就業。通過光伏扶貧收益、資產收益等設置公益崗位安排1萬多人就業。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全部納入低保,確保不掉到貧困線以下。為非建檔立卡低收入人群提供了政策支持,邊緣群體在遇到困難時,及時得到了救助,縮小了“貧”與“非貧”的政策差距。

  防貧基金建起“攔水壩”

  “當年,我因患肺癌住院治療,三重保障報銷費用后,個人自付費用仍達7萬多元,一下子讓我們這個剛脫貧的家庭瀕臨返貧。幸好有防貧保險給補貼了53700元,又重新燃起了俺對生活的信心。”說起2017年的事,魏縣東代固村村民高連所至今記憶猶新。

  在扶貧工作中,致貧返貧或是因病、因學、因意外事故造成支出驟增,或是因勞動能力喪失或減弱造成收入驟減,或是因為家庭生產經營遇到自然災害或市場風險造成損失驟生。因此,要建立起有效的防貧體系,需要重點化解支出和收入兩個方面的風險。針對支出問題救助,邯鄲探索建立防貧基金實施救助,以縣為單位,每年按10%的農村人口、人均50元的標準,建立防貧基金,委托保險公司作為第三方實施,達到了“不養人、能辦事,少花錢、辦大事”的目的,干部由操作者變為監管者,避免了優親厚友等問題發生。

  因病者,在醫保等保險報銷完畢后,自付住院金額大于0.5萬元的脫貧不穩定戶可以獲得階梯救助,自付金額大于2萬元的邊緣戶可以獲得階梯救助,救助金額不大于20萬元;因學者,子女在義務教育期間,每年學費、住宿費及書費等合計超過0.8萬元,可以獲得階梯救助;因交通事故者,司法程序未獲得賠償或獲賠后依舊損失巨大的,可以獲得救助。其中財產損失過重的,參照意外事故防貧救助標準實施救助,醫療費用過高的,參照因病防貧救助標準實施救助;因產業風險者,家庭自主經營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范圍以外的特色種養業項目,因自然災害造成生產經營設施和產品損失,或因市場價格原因扣除物化成本后造成經營損失一次性大于等于0.5萬元的可以獲得階梯救助,救助金額不超過3萬元。今年1-5月份,共核查5682戶,核實救助548戶783.8萬元。

  在防貧基金積極生效的同時,市民政局聯合市扶貧辦印發了《邯鄲市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實施方案》,2020年農村低保標準已提高到5124元/年,截至2020年4月,全市共保障農村低保對象11.97萬戶、20.5萬人,累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19723.2萬元,月人均補差240.91元。因疫情開展臨時救助累計9028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789.8萬元。同時,針對農村留守老年人、困境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分類落實保障措施,系統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共保障1023名孤兒、1366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資金267.9萬元;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80305人,發放資金1924.69萬元;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58927人,發放資金1541.67萬元,確保應補盡補,有力保障了全市殘疾人的基本權益。

  脫貧攻堅啃下“硬骨頭”

  “脫貧工作更多的是一項‘授之以漁’的工作,而不是通過‘授之以魚’草草了事。”市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文太告訴記者,在防貧事業取得眾多的偉大成果之后,還是殘留有一小部分脫貧困難戶。截至2019年底,全市53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38.5萬人減少到3335人。剩余貧困人口可以說是難中之難、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針對這一群體,邯鄲市實施了“四個全覆蓋”硬核措施,經過半年多的不懈努力,邯鄲市脫貧攻堅任務已總體完成。

  脫貧工作看似只需完成由“貧”到“不貧”的跳躍,實則在跳躍之后,維穩才是更關鍵而且更耗費精力和心血的接棒事業。今年上半年,邯鄲市出臺了《關于確保剩余貧困人口上半年全部高質量脫貧的通知》,對照上半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兩不愁三保障”全面達標的要求,對所有未脫貧戶逐戶分析評估全覆蓋,找準短板弱項,明確幫扶重點;對有勞動能力的未脫貧戶就業全覆蓋。用好光伏扶貧電站收益、扶貧專項資金、社會捐贈等資金,通過增加公益崗位的方式讓未脫貧戶上崗工作;強化社會救助,無勞動能力的未脫貧戶兜底保障全覆蓋。對未脫貧戶符合納入低保條件者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做到應保盡保。同時,強化領導包聯,未脫貧戶縣級領導幫扶全覆蓋。實行“縣級領導、鄉鎮領導、村干部、幫扶責任人+貧困戶”“四幫一”政策,針對重點貧困戶量身定制特別方案,逐個擊破。

  目前,全市未脫貧人口3335人中落實產業就業1073人,落實兜底保障2274人,各縣(市、區)已落實包聯的縣級領導301名、鄉級領導668名、村干部845名,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2300元增加到目前的7090.79元,5年增長2倍,剩余貧困人口已全部達到穩定脫貧條件。

  2016年至2019年,全市支出3729萬元,防貧救助3305戶,全市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8.1%,下降到2019年的0.06%,三年防貧風風雨雨,一朝花開芬芳滿城。邯鄲精準防貧實現了多維度高質量收益,有效控制了貧困增量。通過建立防貧基金、就業援助、社保兜底有效銜接機制,解決了非高標準脫貧戶(脫貧不穩定戶)、非貧低收入戶(易致貧的邊緣戶)致貧返貧問題,為探索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提供了有益借鑒。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精品 | 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 |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 亚洲免费高清性爱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