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5日上午,《敬之講堂》在市第二中學開講。航天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果琳麗作《如何讓人類登錄地外天體》專題講座。1200余人師生聆聽了報告會。
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體驗寫字機的奧妙。
《敬之講堂》在邯鄲開講。
復興區前進小學學生們排隊參加科普體驗系列活動。
磁縣朝陽學校學生排隊體驗站立飛行器、指尖體感互動等科普活動。
邯山區渚河路小學學生們參加智能機械手、眼疾手快等體驗活動。
叢臺區展覽路小學學生們體驗自行車發電等科普系列活動。
市二中的學生們參觀“科普樂園”系列展品,體驗科普帶來的快樂。
啟動儀式后,與會領導饒有興趣地參觀科普展覽。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李治梅 萬喻)“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日前,河北省青少年科普百千萬行動走進邯鄲、走進校園,一場科學講座、一次交流對話、一本簽字贈書、一張合影留念,與專家學者、科學家面對面的接觸,為同學們帶來了啟迪心智的快樂和收獲,也激發了同學們崇尚科學、追求科學的澎湃熱情。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青少年科學素質水平決定國家未來的科技創新能力。“河北省青少年科普百千萬行動(2019—2021年)”首站走進邯鄲系列活動自2019年12月25日在邯鄲市第二中學拉開序幕,為期5天的科普活動豐富多彩、精彩紛呈。
啟動儀式上,省科技廳副廳長張永強作為活動主辦單位領導現場致辭,并對此次首站走進邯鄲系列活動寄語:“我相信,伴隨著青少年科普百千萬行動的開展,邯鄲必將奏響科普事業的華彩樂章!”省教育廳、省委宣傳部、省科協、團省委的有關領導,市政府副市長朱天彤、副秘書長馬聚軍以及市科技局局長安鳳玲、叢臺區區長王立偉等,參加了為9所學校捐贈科普圖書和科學實驗器材儀式。
河北省青少年科普百千萬行動是由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委宣傳部、省科協、團省委共同謀劃和啟動,專為提升河北省青少年科學素質而實施的一項科普惠民工程,包括“校園科技節”“敬之講堂”“中小學生科學素質大賽”“科學探索電視欄目”“走進高端科研機構”“科普精品征集”等七大主題活動,將實施18項具體活動。通過打造校園科普直通車、名家科普新講壇、科學闖關擂臺賽等,充分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科學探究熱情,“零距離”感受科學樂趣。
據介紹,此次“河北省青少年科普百千萬行動(2019—2021年)”走進邯鄲系列活動是繼2019年5月份“科技活動周”發布該活動后的首站活動。該活動由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科協、邯鄲市政府等聯合主辦,邯鄲市科技局等單位承辦。
該活動走進叢臺區展覽路小學、邯山區渚河路小學、復興區前進小學、漢光中學、臨漳三中、磁縣朝陽學校等中小學校,共舉辦10場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3.5萬名師生參與。
2019年12月25日上午,《敬之講堂》在邯鄲市第二中學開講,航天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果琳麗作《如何讓人類登陸地外天體》專題講座。當天,邯鄲市二中的學生們參加了“科普樂園”系列展品和體驗活動,飽享了豐盛的科普大餐。
2019年12月26日,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國家天文臺空間科學部首席科學家、2018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形象大使張雙南,走進臨漳縣第三中學,與學生們一起鑒賞《流浪地球》與黑洞照片的科學知識。同日,科普樂園還走進復興區前進小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體驗火線沖擊、模仿機器人、意念的力量等系列活動。
2019年12月27日,“科普樂園”走進叢臺區展覽路小學,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體驗模仿機器人、自行車發電、意念的力量和寫字機的奧妙等系列活動。活動結束后,小學生們與“科普樂園”的老師合影。
2019年12月28日,“科普”樂園走進磁縣朝陽學校,學生們排隊體驗火線沖擊、腦控賽車、站立飛行器、指尖體感互動等系列活動。
2019年12月30日,隨著邯山區渚河路小學水中花園、腦控賽車、智能機械手、眼疾手快等體驗活動的結束,“河北省青少年科普百千萬行動(2019—2021年)”首站走進邯鄲系列活動圓滿落下帷幕。
此次活動讓更多的青少年走近科學、了解科學、體驗科學的奧妙,領略了科技的神奇,感受到科學的無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