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翠英)武安市大同鎮作為“三變三化”試點鄉鎮,堅持黨建引領,以打造“智慧農業重鎮”為目標,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組織化推進、集團化運營、多元化發展,賦能鄉村振興。為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大同鎮東通樂村黨支部書記盧現紅率先提出對村集體荒山荒坡進行清產核資利用,并進行土地流轉,擴大紅心蜜薯的種植規模,增加蜜薯育苗項目。目前東通樂蜜薯特色種植已初見成效,共種植蜜薯80畝,育苗10畝,年產32萬斤。憑借良好的品質和口感,在鎮政府的推廣下,東通樂村紅心蜜薯和冰糖心蜜薯在武安乃至整個邯鄲地區打開了銷路,很多人慕名來到紅薯種植基地收購。作為一項富民產業,蜜薯每畝毛收入達7000元,可帶動就業50余人。
今年,大同鎮在東通樂村蜜薯種植成功經驗基礎上,通過調研走訪召開支部書記座談會,采用“黨支部+公司+合作社”的創新模式,對有條件的10個村屬集體資產的廢棄荒坡荒山進行清產核資,經土地流轉后推廣種植蜜薯。簽訂托管協議,由東通樂村統一提供紅薯苗和種植技術,收獲后由東通樂村合作社統一回收、銷售,每年合作村可增加集體收入10萬元。目前羅義南莊村、大同村、王里店等已試種成功,增加了村集體收益,形成了一條富有特色的農業“甜蜜產業帶”。不僅帶動近百人就業務工,還破解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瓶頸,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