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社會 > 正文

撂荒?種樹?山東惠民300余畝高標準農田陷質疑

來源:人民網發布時間:2022-12-27 16:00:55

  淄角鎮地處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西南。據鎮政府知情人介紹,2016年,該鎮用省里下撥的約800萬元完成了4000多畝高標準基本農田改造。然而今年9月,鎮上100多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因雜草茂密被村民質疑撂荒。

  11月中旬,人民網《人民直擊》記者在當地采訪了解到,9月,撂荒事件被媒體報道,惠民縣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前往調查,涉事農田補種了小麥。記者走訪發現,補種的小麥長勢明顯不如周邊農田。

  負責高標準基本農田灌溉設施維修的工人稱,機井打了好幾年,沒怎么維護過,“就是走個形式。”記者現場看到,一些管道被厚厚的雜草覆蓋,有的配件不見蹤跡,機電箱的門插入土中,無法正常打開。

  走訪中,記者還意外發現,補種了小麥的高標準基本農田里種著榛子樹。知情人稱有200多畝。土地管理法規定,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菝窨h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工作人員稱,種榛子樹未改變耕地性質,是可以的。而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公開回應網友時表示,基本農田不可以種榛子。

  “榛子樹種了兩年了”

  淄角鎮的農田里,到處都種著小麥。淄角鎮鐵角李村的部分農田因種植榛子樹,顯得“與眾不同”,干枯的樹枝與一旁綠油油的麥苗形成鮮明對比,格外引人矚目。

  11月17日,記者在種著榛子樹的農田里走訪發現,榛子樹被周邊的雜草包圍著。立冬后的雜草是枯黃的,而榛子樹的樹干和枝葉也幾近枯黃。一些榛子樹已經干枯,樹干輕輕一折就斷,樹葉輕輕一捏就碎。

  這些榛子樹最高的不到1.5米,前后間距約1.5米,左右間距約2米。左右兩排榛子樹之間種著小麥。記者粗略統計,種植榛子樹的農田有5塊,每塊農田內,東西、南北方向分別有超30和20列榛子樹,共計3000余株。

  

  種在基本農田里的榛子樹。人民網記者 游天燚攝

  在其中一塊農田,記者發現一個電表箱,上面用綠色的油漆涂寫著“魯榛”兩個大字。

  焦吳村與鐵角李村都屬于淄角鎮,兩個村的農田緊挨著。經向焦吳村村委會工作人員章有山和村民了解,魯榛指惠民縣魯榛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魯榛合作社),焦吳村、鐵角李村等淄角鎮的幾個村把土地流轉給了惠民縣供銷合作總社,惠民縣供銷合作總社又把土地轉租給了魯榛合作社。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魯榛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12月11日,屬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主要經營范圍是堅果種植等。今年8月31日,該合作社已注銷。

  魯榛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是李光美。有村民稱,李光美是鐵角李村村支書。2021年7月,惠民縣政府官網顯示,李光美被任命為鐵角李村黨支部書記。

  12月21日,李光美向記者介紹,他是魯榛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榛子樹是山東魯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榛公司)種的,該公司是魯榛合作社股東。“種了兩年了,200來畝。”

  淄角鎮政府一名副鎮長向記者透露,李光美與他人成立魯榛合作社,2020年前后開始種植榛子樹,但榛子樹長勢不好。“李光美和在鎮上工作的楊華(音)合作,目的是想要發展林果業。”李光美表示,楊華在鎮文化站工作,兩人主要負責管理魯榛合作社。

  11月18日,記者從惠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得知,魯榛合作社種植榛子樹的農田為永久基本農田。

  “今年10月份國家劃定并公布了永久基本農田,這個是最新版的,不會出錯。”惠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耕地保護監督股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基本農田是受到嚴格保護的耕地。”

  種樹不改變耕地屬性?

  土地管理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均規定,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

  對此,李光美稱榛子樹是套種的,大部分種的是小麥,“林糧間作上面支持的。”淄角鎮一名副鎮長也表示,榛子樹套種小麥是可以的,并沒有全部種榛子樹。

  章有山則認為,種植榛子樹是發展林果業,“那是還沒被拍到,要是被拍到可了不得。”

  “我們只負責流轉土地,讓土地被利用起來。”淄角鎮黨委副書記趙宗旨稱,對于魯榛合作社種植榛子樹的行為,“沒辦法管”“只要國土部門說可以就可以”。

  土地管理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在永久基本農田里種果樹的行為依法應當由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立案查處。”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在明表示,一些省市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執法權限下沉,鄉鎮街道對轄區內的自然資源行政處罰負責執行。因此,鄉鎮街道也負有對土地違法行為監督管理的職責。

  “榛子樹都沒有1米高,稀稀拉拉種了幾列,樹苗冠幅很小,滿足小于0.2的郁閉度,并沒有改變耕地屬性。”惠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一名曾前往涉事農田調查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可以種植榛子樹。”

  上述工作人員解釋稱,耕地里套種果樹需要考慮郁閉度。1畝地中榛子樹的樹冠占2分地,郁閉度即為0.2,小于0.2是耕地屬性,大于0.2就變成林地了。隨后他又補充道:“其實也不用改變耕地屬性,相當于輪種一樣,今年種一遍這個果樹,明年有可能把果樹砍了種糧食,不會永久改變耕地屬性。”

  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張鳳榮表示,套種是指一年生的糧棉油豆薯類農作物之間的種植方式,果樹是多年生樹木,不在此類,不屬于套種。而郁閉度是判斷是否為林地的指標,“既然種了榛子樹,就不能以郁閉度來判斷是否達到林地標準了,這就是在永久基本農田里種樹了。”

  據當地媒體報道,2021年10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在《問政山東》網絡問政平臺回應網友稱,基本農田不可以種榛子。該網友咨詢基本農田是否可以種榛子,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表示,基本農田和一般耕地都不可以種榛子。榛子是灌木,在耕地上種榛子就把耕地變成林地了,改變耕地性質了。

  土地管理法規定,依照本法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而有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不給予行政處罰的,上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有權責令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或者直接給予行政處罰,并給予負責人處分。

  楊在明表示,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如果對土地違法行為不予制止、查處,則涉嫌行政不作為。

  “地里的草比玉米長得還要高”

  記者走訪時發現,鐵角李村部分農田的小麥,長勢明顯不如旁邊農田。旁邊農田的麥苗已經將裸露的黃土覆蓋,遠看綠油油的一片。而種榛子樹和被村民質疑撂荒的農田里,麥苗稀疏,大片的黃土裸露著,遠看仍是枯黃一片。

  

  補種的小麥。人民網記者 游天燚攝

  

  正常種植的小麥。人民網記者 游天燚攝

  淄角鎮黨委副書記趙宗旨向記者表示,小麥是后來補種的。記者在涉事農田里仍然能夠清晰看到大型機械履帶碾壓過的印記,一些飲用水瓶、一次性飯盒及被清除的雜草散落在田埂周圍。

  記者把媒體曝光的長著雜草的圖片拿給趙宗旨看,他表示圖片屬實,但否認了撂荒的說法。他稱是承包人管理不善和雨水災害導致長了很多草。

  李光美稱,因榛子樹不能打藥,加上雨水多,周邊的雜草沒能及時清理。套種的大豆可以打藥,長得很好,不清楚畝產多少。魯榛公司除了在榛子樹里套種大豆,還在旁邊的農田種了玉米。

  但李光美否認被質疑撂荒的種玉米的農田是魯榛公司承包的。而趙宗旨表示,被質疑撂荒的農田也是魯榛合作社的,有100多畝。

  年近八旬的焦吳村村民王開俊經常在附近放羊。他表示,去年這片農田也長了草,但沒有今年八九月那么高。身高約170厘米的他把手舉到額頭的位置說:“那草太深了,有這么高。”他嘆了口氣,“可惜了地里的玉米棒子。”他曾多次想去割草喂羊,但礙于地是別人承包的,最終打消了念頭。

  在焦吳村承包農田的李小軍告訴記者,2017年前后,這片農田被承包種過玉米、小麥和大豆,長勢都很好。“今年9月份左右,地里的草比玉米長得還要高,看起來像荒地一樣。”有村民舉報農田被撂荒。事情曝光后,惠民縣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前來調查,后來涉事農田陸續補種了小麥,“有的麥苗都還沒長出來。”

  看到被雜草掩蓋的玉米,李小軍不禁感嘆,“太浪費。”涉事農田周邊是硬化的道路,農田之間有路橋連接,沿線有水渠和機井等灌溉設施。李小軍稱,這是鎮里為了保證農田灌溉投資修建的,農田本身位置優越,黃河支流水保障了農作物灌溉用水,近3年來,未出現過因天氣原因導致的減產問題。

  記者從惠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被村民質疑撂荒的也是基本農田。《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基本農田。

  對于基本農田被質疑撂荒一事,惠民縣農業農村局表示由淄角鎮統一解釋,而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稱不算撂荒,農田里種有大豆和玉米,因地勢低洼,雨水排不出去,加上承包人沒有管理好,導致看起來像撂荒。

  楊在明表示,《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和正在制定的《耕地保護法》均對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提出較高標準和要求。“我們可以認為,凡是永久基本農田未能正常種植糧食作物的情形,都是不合法的。而且不久前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再次強調,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高標準基本農田設施走形式?

  趙宗旨向記者介紹,種植榛子樹和被質疑撂荒的農田都是高標準基本農田,2015年開始改造,2016年完成。

  早在2012年,原國土資源部就提出加快建設500個高標準基本農田示范縣。其中對于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要求是,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

  2017年惠民縣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6年惠民縣實施17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等田間治理項目,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

  惠民縣農業農村局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是對耕地進行提質改造,修建水利設施,配套和完善道路等硬件設施,目的是增產增收。

  對于提質改造后的高標準基本農田雜草叢生的現象,趙宗旨稱:“今年降雨量很大,水排不出去,造成糧食減產。”

  “都是連片的好地,我們種下來,不管是麥子還是玉米棒子,一畝地能收1000斤,最高的時候還有1300斤的。”種了60年地的王開俊不明白,好好的地怎么就荒了。雜草被清除時,農田里的玉米也收割了,他還估算過產量,“畝產也就400斤左右。”

  淄角鎮政府一名知情人告訴記者,種植榛子樹和此前被質疑撂荒的農田均屬于2016年完工的高標準基本農田。“總面積大概是4000多畝,省里撥款800萬元左右。”

  記者注意到,除了被質疑撂荒和種植榛子樹的農田,周邊其他農田里的小麥長勢均較好。

  今年2月,山東省財政廳稱,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財政補助標準從畝均1500元提高至1950元?;菝窨h財政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補助是一次性下發,“誰建設給誰。”

  走訪期間,記者遇到一名工人正在種植榛子樹的農田里維修機井。他表示2017年修過一次,“機井打了好幾年了,開始的時候用過,沒怎么維護過,就是走個形式。”他指著已經無法抽出水的潛水泵告訴記者,“上面有人來檢查,要趕緊修好。”

  

  待維修的潛水泵。人民網記者 游天燚攝

  該維修工人還表示,之前這里長了很多雜草,管道被埋起來了,雜草被清理后部分管道才露出來。至今仍有部分管道被雜草掩埋著,他要清除雜草才能開展維修工作。

  記者注意到,一些管道被厚厚的雜草覆蓋著,有的管道配件已不見蹤跡,機電箱的鐵皮門插入土中,無法正常打開。

  “我們是農業大縣,這些方面的問題都很重視。”惠民縣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一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現在都很重視糧食問題,看到這些問題我們都很痛心,不排除部分人沒有管理好。”

  2019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提出加強對農田建設資金全過程績效管理。嚴格跟蹤問責,對履職不力、監管不嚴、失職瀆職的,依法依規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2022年10月,農業農村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護,管護經費、管護主體和管護責任落實率達到100%,發揮項目長期效益。

  “高標準基本農田可以理解為最高等級、最優質量的耕地,是永久基本農田中的精品農田,應受到最嚴格、最高標準的管理和維護。”楊在明說。

 ?。ㄎ闹姓掠猩?、李小軍、王開俊為化名)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2021一区 | 综合高清aⅴ在线 | 先锋资源手机在线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动漫在线一区二区观看中文字幕 | 久久艹国产原创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