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特購買的名牌斷碼運動鞋只穿一個月就發生了斷底,現在售后成了大難題”,李先生(化名)無奈地對記者說,“更過分的是,鞋上阿迪達斯(adidas)的英文標識竟是’adadias’”。
在淘特購買界面記者看到,商品名一欄寫著“阿迪達斯特價運動鞋老爹鞋”,但實際到貨商品卻“名不符實”。李先生說:“我覺得這就是個‘三無’產品,這完全是淘特對入駐商家監管審查不嚴導致我上當受騙的。”
李先生多次聯系商家及淘特官方客服無果后,于3月16日投訴至12315互聯網平臺。25日,淘寶天貓消費者服務熱線聯系李先生,稱可退回鞋款,當問到在平臺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該如何處理時,客服稱已對店鋪進行管控處理,就賠償問題,無權強制處理。
在淘特瀏覽多家店鋪后,記者發現此類情況并非個例。當問到商品是否為正品、是否支持專柜驗貨時,店家或稱“自主品牌”,或稱“不支持”,或顧左右而言他。
河北維民權律師事務所郗為北律師表示:在網絡平臺上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假冒名牌產品,涉嫌違反《民法典》中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同時也違反了《中國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構成了對名牌產品商標的侵犯,涉嫌欺詐消費者。做為網絡銷售平臺也應當對銷售者的主體資質、銷售許可證件、產品合格證等盡到基本審查義務,更好地防止假冒偽劣產品流入市場。
淘特,是淘寶旗下一款APP應用。作為平臺方,應比普通消費者更具有品牌辨識能力和辨識義務,面對商家套用名牌進行虛假宣傳銷售的行為,淘特是如何審查監管的,對商家的入駐是如何審核把關的,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時又是如何進行維護的?就此事,記者聯系了該平臺,截至發稿時,淘特未作出回應。
記者將繼續關注事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