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提升城鄉社區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近日,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省民政廳、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衛健委共同發布《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的通知》。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享受多項優惠政策。
高校畢業生 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享優惠
聚焦社區服務需求,鼓勵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精準對接居民需求,通過落實稅費減免、場地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等政策,支持城鄉社區服務機構(含社區服務類企業、社會組織等)發展,創造更多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支持高校畢業生積極投身城鄉社區服務領域創業,按規定落實稅費減免、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鼓勵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免費場地支持。
對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服務領域靈活就業的,按規定落實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對在養老機構連續從事康復護理等養老服務工作達到規定年限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民政部門可給予一次性獎勵。
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和從事養老服務的社區工作者參加相關技能培訓,符合條件的按照規定享受職業培訓補貼。
城鄉社區出現空缺崗位 優先招用高校畢業生
加快推進隊伍建設,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探索建設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試點推進《河北省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試行)》,將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專職成員和由市、區(市、縣)統一招聘的就業年齡段全日制社區工作人員統一納入社區工作者隊伍統籌管理,建立健全培養、評價、選拔、使用、激勵機制,增強崗位吸引力。
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才向城鄉社區流動,城鄉社區工作者隊伍出現空缺崗位要優先招用高校畢業生,或拿出一定數量崗位專門招用高校畢業生(含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新選任的社區工作者一般應在40歲以下,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公開招聘的社區工作者一般應在30歲以下,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通過省、市、縣三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中心),培育發展各類城鄉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通過供給增加帶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加強對新招用高校畢業生的 培養使用
提升治理服務能力,開發更多就業崗位。聚焦全面提升社區治理和服務精準化、精細化水平,著力補齊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中暴露出的社區工作力量短板。對人員缺口可通過招用高校畢業生加以補充。
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的相關專業應屆畢業生(含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免試向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申請辦理鄉村醫生執業注冊。
加強對新招用高校畢業生的培養使用,將其優先安排在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專長的社區工作崗位,更好組織社區居民開展自治活動,更好協助做好與社區居民利益密切相關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障、衛生健康、教育事業、社會服務、住房保障、文化體育、公共安全、公共法律服務、調解仲裁等服務提供工作。
增加服務供給 帶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加強聯動機制建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加強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協調聯動,完善政府購買社區服務政策措施,推進由“養人”到“辦事”的轉變,重點圍繞糾紛調解、健康養老、兒童福利、教育培訓、公益慈善、防災減災、文體娛樂、鄰里互助、居民融入及農村生產技術服務等領域,培育發展各類城鄉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通過服務供給增加帶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進一步支持各地探索整合利用現有資源推進鄉鎮社會工作站建設,加快推進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點)建設,積極打造一批基層社會服務平臺,鼓勵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鄉鎮社會工作站優先招用使用高校畢業生,面向城鄉社區提供專業社會工作服務。
對到社區就業服務的高校畢業生 開展各類培訓
強化職業培訓服務,提升高校畢業生社區就業能力。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要與城鄉社區組織、社區服務機構建立聯系對接機制,及時收集社區服務領域招聘信息,依托官網官微、報刊電視、市場服務機構網站等渠道廣泛發布,并通過高校校園網、手機短信息等方式向高校畢業生精準推送。
針對城鄉社區用人單位需求和高校畢業生專業特點,搭建人力資源供需對接平臺,組織社區用人單位積極參加小型化、特色化專場招聘,多方式提供就業創業服務。結合實際需要,對高校畢業生從事城鄉社區服務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重點圍繞“互聯網+”健康、養老、托育、家政等領域組織專項培訓,有針對性地提升技術技能水平。
注重對到社區就業服務的高校畢業生開展任職培訓、崗位培訓、業務培訓等各類培訓,通過專題培訓、觀摩學習等形式,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設立一批醫養結合培訓基地,由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科研機構、相關社會組織與醫養結合機構實施協同培養,不斷提高在健康養老領域服務的高校畢業生業務水平和就業能力。
積極組織在校大學生 到城鄉社區開展實習實踐活動
加強就業觀念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投入城鄉社區建設。積極組織在校大學生到城鄉社區開展實習實踐、志愿服務、社會公益等活動,激發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的熱情。引導在校大學生學習社區工作知識,增強服務群眾的工作方法和本領。
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要加強就業創業政策宣傳,打包政策服務清單進學校、進社區,幫助高校畢業生和城鄉社區用人單位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
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 提供住房醫療落戶等支持
加大扶持關懷力度,促進城鄉社區就業創業高校畢業生健康發展。各地要將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納入當地人才政策扶持范圍,對符合條件的提供住房、醫療、落戶等支持。
暢通優秀社區工作者進入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隊伍的通道,注重從優秀社區工作者中選任社區黨組織書記,加大從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中招錄(聘)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選拔街道領導干部力度。(燕都融媒體記者 楊佳薇)
相關新聞
到明年底 開展職技培訓超百萬人次
燕都融媒體記者 楊佳薇
如何幫助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群體就業?如何利用就業機制體制和操作平臺?日前河北省印發了《關于健全促進就業體制機制和操作平臺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明確,要認真做好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聚力支持穩就業;努力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
開發更多就業崗位
《實施意見》強調,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體系。促進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聯動,創新宏觀調控方式,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促進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增強對就業拉動能力。
促進產業結構、區域發展與就業協同,支持現代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推進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開發更多就業崗位,挖掘內需帶動就業,加大投資創造就業,穩定外貿擴大就業,培育壯大新動能拓展就業空間。
到明年底
開展職技培訓100萬人次以上
《實施意見》要求,著力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大力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入推進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實施百萬農民工大培訓,支持企業開展以工代訓,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不斷提升勞動者素質。到2021年底,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00萬人次以上。
保障各類用人單位
同等享受公共就業服務
《實施意見》明確,保障各類用人單位同等享受公共就業服務,用人單位可向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申請招聘用工服務,提供的招聘信息要真實合法;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在3個工作日內審核用人單位相關資質,核實發布招聘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
到2022年底
提供創業服務300萬人
強化創業全程服務,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組織開展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和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到2022年底提供創業服務300萬人。推進服務體系輻射全域,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供給體系,完善鄉鎮(街道)、村(社區)服務平臺;支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組織提供專業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支持社會組織等承接基層基本公共就業服務。
用足用好
就業信息網絡化操作平臺
《實施意見》指出,優化招聘對接平臺。依托“河北公共招聘網”,強化就業崗位信息搜集與發布、求職需求匯總與崗位匹配推介、網上招聘與面試等功能,實現不同地域、不同機構之間崗位信息互聯互通、共享發布。構建實體大廳、網上平臺、移動應用、自助終端等線上線下交融互通的服務平臺,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網上用工求職對接服務。
打造全省統一的智能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平臺,推進“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全面開展就業失業登記、社會保險登記、勞動用工備案業務協同,實行就業創業政策受理、審核、實施一體化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