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終于等到了疫情發生以來
重慶首次全天新增確診病例為零的好消息
而近期重慶另外一個數字也實現清零
那就是貧困縣的數量
2020年
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又給這場硬仗帶來了新的挑戰
這段時間以來
為了同時答好這兩張“考卷”
重慶一手抓“戰疫” 一手抓“戰貧”
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
確保脫貧攻堅任務高質量完成
那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重慶在打贏脫貧攻堅方面作了哪些重要部署?
有哪些重磅訊息值得關注?
這篇文章帶你來深入了解!
新成績——
4個縣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序列
重慶貧困縣實現“清零”
先來看這個好消息!
2020年2月22日,重慶市城口縣、巫溪縣、酉陽縣、彭水縣正式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序列。這也意味著重慶18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終于實現全部“摘帽”!
按照貧困縣退出計劃,重慶市2015年實現涪陵、潼南2個市級重點縣退出;2016年實現忠縣、南川2個市級重點縣退出,萬州、黔江、武隆、豐都、秀山5個國家重點縣退出;2017年實現開州、云陽、巫山3個國家重點縣退出;2018年實現石柱、奉節2個國家重點縣退出;2019年實現城口、巫溪、酉陽、彭水4個國家重點縣退出。
今年評估檢查結果顯示,4個縣綜合貧困發生率均低于3%,脫貧人口錯退率均低于2%,貧困人口漏評率均低于2%,群眾認可度均達到90%以上,符合貧困縣退出標準。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批準4個縣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序列。
至此,重慶市1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和4個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為確保重慶市2020年高質量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慶市扶貧辦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市將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堅持“四個不摘”,保持政策穩定性、連續性,繼續加大對未脫貧人口的幫扶力度,不折不扣完成剩余脫貧任務,切實鞏固脫貧成果,堅決防止返貧。
新謀劃——
重慶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發布“一號文件”
今年脫貧攻堅有這些“硬任務”
再來看重慶近期出臺的一個重磅文件!
日前,重慶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發布了今年的“一號文件”。這份名為《2020年全市脫貧攻堅工作要點》的文件涵蓋了今年全市脫貧攻堅必須要完成的硬任務,共11個方面42條。
這份文件傳達出一個明確信息,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刻,脫貧攻堅的任務依然不能有一絲一毫地松懈!
這些硬任務包括——
確保現行標準下剩余2.4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集中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持續推進深度貧困鄉鎮脫貧攻堅;全面解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強化綜合性保障措施,嚴格落實低保、醫保、養老保險、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綜合社會保障政策,對特殊困難群體給予兜底保障;統籌做好非貧困區縣和非貧困村幫扶工作。
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繼續強化“五級書記”抓扶貧,保持現有政策總體穩定,深入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不能撤,并將鞏固成果作為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和專項述職的重點,對工作松懈的區縣實行常態化約談。同時,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進行動態監測預警和提前干預,及時將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納入幫扶范圍,鼓勵區縣為邊緣戶購買防貧商業保險。
彭水縣三義鄉蓮花村集中新建易地搬遷安置房。
實施精準幫扶十大行動。今年全市各區縣和有關單位要開展產業、就業、消費、電商、文旅、金融、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5G+衛生健康精準扶貧”、“志智雙扶”等十大精準幫扶專項行動。其中具體任務包括:探索發展一批以鄉村旅游為重點的“扶貧農莊”,1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增長25%以上,在3個區縣選擇6家二級及以上醫院、12家鄉鎮衛生院和30個村衛生室,開展“5G+衛生健康精準扶貧”試點等。
進一步加大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力度,確保力度不減。納入整合范圍的中央資金,安排給城口、巫溪、酉陽、彭水等4個縣的增幅不低于中央安排到市的平均增幅。
研究謀劃接續推進減貧工作。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
新部署——
疫情防控期間重慶出臺23條政策
冷靜“戰疫”、暖心“戰貧”
特殊時期需要特殊手段!
2月中旬,重慶市扶貧辦發布23條政策助力“戰疫”和“戰貧”,涉及臨時救助、促進就業、幫助涉貧企業復工復產等工作,這些特殊時期的特殊政策,非常具有針對性,具體來看——
抓好患新冠肺炎貧困人口的精準幫扶。對患新冠肺炎貧困人口的貧困人口,民政部門按低保標準2倍按月發放臨時救助金,直到患者出院為止。
在疫情防控期間,科學開展幫扶。疫情未解除之前,幫扶干部原則上不入戶,主要利用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進行,了解貧困戶的需求,制定脫貧增收計劃,確保幫扶工作不斷檔。
2月18日,在重慶潼南桂林蔬菜基地,農戶在栽種辣椒苗。
做好貧困人口返崗復工服務工作。適度開發疫情防控臨時性公益崗位,優先安排因疫情暫時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已建成的扶貧車間,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按程序報備后有序推進復工復產,重點解決因疫情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摸底收集貧困勞動力就業意向、培訓需求和企業復工、用工需求信息,加強勞務服務,協調解決交通出行等問題,幫助其有序返崗就業。
今年重慶市擬新增公益性崗位2.6萬個,其中,每個貧困村新增3—5個、有貧困人口的非貧困村每村新增1—2個。截至目前,已為貧困人口新開發公益崗位5781個。
幫助涉貧企業開工復產。加大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力度,對因疫情影響未能如期還貸的,經過銀行機構合理評估和嚴格審查后,可辦理續貸、展期,適當延長還款期限。
新思路——
利用“互聯網+”方式推動消費扶貧
解決部分扶貧產品積壓滯銷困難
近日,重慶市扶貧辦面向重慶本土征集并篩選出70家電商企業,將企業匯總鏈接到農行重慶市分行網上商城并面向全國推廣。這些企業主要在重慶貧困地區從事生鮮農產品和加工農產品經銷、幫助貧困區縣開展農副土特產品營銷、有較強帶貧益貧作用的電商企業,銷售重慶市貧困區縣農產品約1300種。
這是重慶利用“互聯網+”方式推動消費扶貧,切實解決部分扶貧產品積壓滯銷困難的新思路,有助于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通過電商平臺直接將農產品配送至城鎮居民小區。
此外,重慶還推動本地部分媒體聯合國內知名電商平臺面向全市征集滯銷農產品信息,幫助農戶進行產銷對接,保障特殊時期農戶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不聚會、不聚集、不扎堆成為過去一個月最流行的口號。而就在這樣的氛圍下,重慶在疫情防控期間,還利用互聯網舉辦了一場柑橘國際交易會——
2月16日,2020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在網上舉行,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里,萬州、奉節、開州、云陽、忠縣、涪陵、長壽、梁平、墊江、巫山、合川等11個區縣的柑橘將進行網上展示和交易,打通了疫情期間柑橘種植農戶的外銷渠道。
一年之計在于春
這個春天,重慶正通過
把問題一個一個妥善解決
把工作一項一項落到實處
確保同時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
這兩場“硬仗”!
2月19日,重慶開州區大進鎮紅旗村的茶園中,村民們正在為茶樹施肥。
文字:韓夢霖
文中主要資料來自重慶市扶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