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航導彈(主要在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在以前是反艦作戰的主宰武器,隨著各種新型導航技術的發展,彈道導彈(主要在大氣層外飛行,按照一定彈道打擊目標的導彈)已經能夠擁有不亞于巡航導彈的精度,并且還具備三個無可比擬的優勢,用于反航母作戰可以獲得巨大的不對稱作戰優勢!相信在未來的不久,反艦彈道導彈必將在反艦作戰中占據重要地位,而不再是離經叛道的存在!
速度優勢,感受什么叫防不勝防!目前美軍大部分航母都是以航母戰斗群形式進行部署作戰,其中由兩到三艘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提供區域防空和反導防護,裝備了包括標準2遠程防空導彈、海麻雀近程防空導彈、密集陣近防系統在內的多重防空武器,能夠有效應對中高強度的反艦導彈飽和式打擊!現有的反艦導彈以俄印聯合研制的最新布拉莫斯反艦導彈為例,其末端突防速度不過4馬赫,不僅難以突破標準2的攔截,即使漏網也很可能最后被密集陣所擊毀!
而對諸如東風21F和東風26之類的航母殺手而言,雖然它們的彈道沒有洲際導彈那樣能夠達到上千公里,但是數百公里的彈道頂點也足以讓它們的末端加速沖擊到10馬赫以上的速度,相比反艦導彈4到5馬赫的究極速度,這無疑意味著巨大的突防優勢!用100枚反艦巡航導彈才能達到飽和打擊效果,也許用10枚反艦彈道導彈就能夠做到!
(彈道導彈反艦作戰示意圖)
毀傷優勢,一發入魂了解一下!
一般來說,導彈重量下越大,所能攜帶的殺傷部也就越大,毀傷能力也就越強!巡航導彈因為在大氣層內高速飛行,需要克服巨大的阻力,重量和速度往往是一個矛盾體,采用了經濟省油的渦扇發動機,可以達到戰斧1.5噸以上的重量,但是速度只有可憐的0.8馬赫!而如果采用爆發性好的火箭發動機,速度雖然可以超過4馬赫,但是耗油量劇增,射程可能只有飛魚導彈的不到一百公里。即使是反艦巡航導彈中離經叛道者——蘇聯SS-N-22“日炙”導彈,其采用了特殊的沖壓式噴氣發動機,綜合性能比較突出,速度達到2馬赫以上,重量也接近4噸,但是殺傷部也不過300千克,有效裝藥量只有150千克左右,只能做到一發癱瘓2000噸級護衛艦。
(日炙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
相比于巡航導彈而言,彈道導彈多使用大推力、超高推重比的火箭發動機,起飛重量往往達到10噸以上,所能攜帶的彈藥量動輒以噸計算。以著名的東風21D為例,其彈體總重約15噸,除了可以將重量達到800千克的普通彈頭送入大氣層之外,也可以攜帶殺傷效果較強的子母彈和核彈頭,整體殺傷效果相當于三顆以上日炙反艦巡航導彈。
射程,千里之外取敵首級!
遠程巡航導彈的最大射程通常也能達到2000公里以上,比如著名的戰斧、KH55、長劍10巡航導彈等,但是這些導彈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為了提高航程,普遍使用大展弦比彈翼加渦扇發動機的設計,全程都依靠彈翼浮力和渦扇發動機與空氣阻力相等的推力進行巡航飛行,最大速度通常不超過1馬赫!所以這類導彈雖然射程遠,但是速度慢,突防能力差,完全不能用于反艦作戰!現代反艦巡航導彈為了兼顧速度和射程,基本上都是采用亞超結合的攻擊方式,巡航段使用省油的噴氣式發動機推進,突防階段打開火箭助推發動機進行沖刺,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目前最先進的鷹擊83導彈射程已經接近500千米,末端突防速度能夠達到3馬赫左右,而這已經是目前反艦巡航導彈的極限!
(布拉莫斯導彈彈道)
對比彈道導彈來看,巡航導彈的這些數據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彈道導彈通常是陸基發射,可以通過不斷加大發動機功率和燃料重量將導彈的彈道不斷推高,從而獲得更大的射程,因此彈道導彈的射程理論上可以覆蓋全球。世界上最遠的彈道導彈為前蘇聯的R36M洲際導彈,其最大射程為1.6萬公里,可以覆蓋全球80%以上的區域。反艦彈道導彈雖然沒有洲際導彈那么遠,但是射程往往也在1000公里以上,例如東風21D射程在1500千米左右,而東風26射程則超過3000千米。正是因為反艦彈道導彈的種種優勢,目前除了我們之外,伊朗、俄羅斯等國也紛紛展開該類型導彈研究,彈道導彈反艦的熱潮正撲面而來!
(伊朗反艦彈道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