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防 > 正文

河北省滄州市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 抗“疫”更出色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張飛濤發布時間:2020-02-21 10:12:48

    中原新聞網滄州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堅決貫徹落實上級關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滄州軍分區黨委及時向全體駐滄官兵、退役軍人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發出號召,號召大家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廣大退役軍人積極響應,關鍵時刻沖鋒在前,做勇敢的逆行者,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退役不褐色,抗“疫”更出色,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退役軍人的初心使命。

    面對疫情勇敢站出來的退役軍人,仍然是這個特殊時期“最可愛的人”。

請看來自滄州軍分區的一組報道。

 

青縣:段文明和他的“抗疫青年突擊隊”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席卷中華大地之時,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河北省青縣段莊子村段文明,主動要求作為志愿者參加村里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他說:“雖然我退役了,可軍人的血性與責任擔當沒有改變,祖國需要我的時候,我必須一馬當先沖在前面!”這鏗鏘有力的話語在之后的行動中得到了最完美的驗證。

    從大年初二開始,段文明就成為村里的抗“疫”輕騎兵。每天一大早,他就灌上滿滿一暖瓶熱水來到村口的設卡點值守。由于村子和廊坊市交界,容易出現外來人口流入。段文明在其他人員來卡點值守時,就圍著全村的過境公路巡邏,車流量大的時候,他和其他志愿者就中午泡桶方便面,早午飯并到一起吃也不回家休息。段文明說:“這個時間段是空白期,是最容易放松的時候,也是外人可以進村的時候,我們必須嚴格守住”。

    段文明無私奉獻的事跡感動著村民,也帶動同族的段振鵬,段傳旭、段作澤三個小伙伴。他們也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同段文明一起組成了“防疫青年突擊隊”,為群眾義務提供防疫服務。春節后村里下了兩次大雪,段文明帶領他的伙伴們在重要路段外圍冒著寒風飛雪嚴防死守,一天下來,幾個人都成了“雪人兄弟”。

    每次排查外來務工和返鄉人口,段文明和他的突擊隊,總會挨家挨戶走遍村里、村旁的每一家工廠與出租房屋,貼宣傳標語,進行道路消毒,搞體溫檢測,村里隨時都能發現突擊隊的身影。由于幾名姓段的青年經常在一起行動,村民們親切的叫他們抗 “疫”四兄弟。

 

東光縣:沖鋒一線的退役軍人突擊隊

    河北省東光縣東光鎮賈國鋒、朱龍泉、張圣天、張磊四名退役軍人,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初心不改、本色不變,用自己的行動踐諾“若有戰、召必回”的誓言,成為沖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退役軍人突擊隊。

    為更有力的抗擊疫情,地方愛心企業向東光鎮捐贈了兩臺防疫消毒車,但是急需精通駕駛與機械操作的人員。在得知這一消息后,自疫情發生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他們四人,第一時間主動請纓,組建了“退役軍人義務防疫小組”,他們都擁有出色的駕駛、操作技能,僅用半天便學會了消毒車的具體操作使用。從2月8日開始,他們兩人一組,每組一臺車,每天花費6個多小時的時間,先后深入薛莊、五里、王隆吾等30多個村莊進行義務消毒,累計噴灑稀釋的消毒溶液30余噸,累計受益群眾2000余戶,得到了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

    防疫消毒車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消毒效率,讓各村的工作人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卡口值勤和摸底排查等其他疫情防控工作。

 

滄州市運河區馮均臣:“一聲到,一生到!”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一句誓言,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身為退伍軍人的他,面對突發的疫情,不畏艱險,辛勤付出,帶領退役軍人“防疫突擊隊”始終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奉獻愛心,不求回報,彰顯了軍人素質,體現了社會溫情。

    他,就是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南川樓小區管委會黨支部書記馮均臣。

    在除夕之夜闔家團圓的日子里,馮均臣的身影卻在單位一直忙碌到深夜,自1月22日南湖辦事處召開防疫動員會開始,他就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時間,制定疫情應急預案、組建專班、細致分工、迅速行動,組織小區內的退伍軍人張慶華、孟令香等11人成立退役軍人“防疫突擊隊”,積極布置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阻擊戰。

    他們深入細致地分析梳理了轄區實際情況,做到摸清小區脈絡,精準施策。制定并嚴格落實租住房必問、旅館酒店必查、活動室必關、聚集會必禁、路道口必控的“五個必”原則。在轄區流動人口多,人員來源不明的情況下,深入樓宇、走進平房,細致摸排,做到小區不漏一戶、每戶不漏一人,將小區內所有居民戶摸排一遍,一次入戶家里沒人就走兩次,兩次沒人就走三次,白天沒人就晚上,晚上沒人就趁天沒亮再來一次,不厭其煩惱地詳細摸排。通過多次調查,全部信息摸排到位。通過排查,查找小區重點人員2名,密切接觸者2名。突擊隊成員沒有臨陣退縮,而是他們居家隔離期間做好防護,沖鋒在前,對重點人員每天必問,生活垃圾消毒處理。

    南川樓小區屬于老城中村,道路四通八達。為更好的管控小區人員,做到外來人員禁止入內,造成交叉感染。馮均臣帶領突擊隊員加班加點,對轄區多個路口利用一天時間進行全部封堵,只保留一個四米寬的消防通道路口設為卡點,24小時不間斷值守。對本小區出入居民進行管控,禁止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小區,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并逐一進行登記。

    為了讓居民們認識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馮均臣帶領突擊隊成員和黨員代表組成巡邏隊,在巡邏的同時,對轄區居民發放宣傳單493份、告知書50份,在醒目位置懸掛條幅30條、張貼政府通告131次,并遴選居民代表擔任樓棟長,多渠道、多方式告知、引導居民自覺防疫。充分發揮網絡作用,建立微信群,將小區所有居民全部拉近微信群,在群里為居民解答疑惑,并隨時發布疫情信息和政府通告。

    馮均臣帶領突擊隊成員充分發揮“一名退役軍人就是一面旗幟”的作用,投身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退役軍人的本色與擔當,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獻縣劉長松:戰時有我 戰“疫”用我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河北省獻縣有這樣一位退役軍人,他戎裝褪去,但軍魂不改,依然像當年在部隊一樣,聞令而動,秉持著“離軍不離黨,退役不褪色”的初心和使命,勇挑重擔,積極加入疫情防控隊伍,為獻縣人民構筑一道疫情防火墻。

    他,就是獻縣壘頭鄉的劉長松。在部隊勇爭第一的劉長松,在這次戰“疫”中,也不甘落于人后。在縣人武部、鄉黨委和鄉政府的動員下,他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得知鄉里要實行包村責任制,他不懼困難,勇于挑戰,主動找到鄉黨委和鄉政府,積極要求包村。所包的沿村是全鄉第二大村,也是全鄉武漢返鄉人員最多的村,人口多、面積大,通往村內的路口多、分布廣,管理難度極為困難。劉長松主動與村干部們一起巡回在各個卡口、勸返點。逐戶排查,摸排人員動態,做到不漏一人,每日平均步行約10公里。除了摸排人口,駐守村莊外,他還積極動員社會各界人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的號召下,沿村劉英杰、秦五輩等愛心人士主動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助力這場戰“疫”攻堅戰。

    “退役不褪色,在祖國需要我時,我仍是人民的衛士!”劉長松堅定地說道。據悉,他是1998年12月入伍,2002年6月入黨,2011年5月轉業。服役期間,先后參加過總部、軍區等各種軍事演習。 2008年5月,還參加了四川汶川“5·12”抗震救災任務。連續5年被評為優秀士兵;連續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2006年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士官人才三等獎”。

 

泊頭市魏海濤:為抗“疫”人員免費提供食宿

    “今天剛買了1200塊錢的肉,正月十五給大伙包餃子。”從1月26日開始,河北省泊頭市富鎮退伍軍人魏海濤,為臨時檢測卡點十幾名一線人員免費提供食宿,并為鎮上捐款1萬元,為村里捐款5000元。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政府在106國道獻縣和富鎮交界處設立了臨時檢測卡點,正位于魏海濤的廠子對面。一直想為抗“疫”做點事情的魏海濤,看到一線人員很辛苦,吃住不便,便找到鎮政府提出為一線人員免費提供食宿。

    檢測卡點的十幾名人員,一天24小時值守,檢查來往車輛及人員,有的值守人員離家100多里,來回不方便,魏海濤就讓他們住在員工宿舍。他還精心調劑伙食,做到了一日三餐飯菜不重樣。

    魏海濤說,疫情就是命令,作為一名退伍軍人,為打贏疫情防控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十分光榮。看到他的義舉,周圍的人也行動起來,有的為卡點人員捐款捐物,有的送去方便面、熱水,有的送去蘋果、香蕉、橘子等水果,讓寒風中的臨時檢測卡點暖意融融。

 

河間市石炳啟:“大校村官”抗“疫”忙

    疫情就是命令,崗位就是戰位。每天早晨6點多一點,天剛蒙蒙亮,“大校村官”、河北省河間市興村鄉大莊村黨支部書記石炳啟,便騎著電動車,迎著刺骨的寒風,在村中4個卡口之間來回巡視,從未間斷。已經連續30多天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了。他說:“軍人執行命令是天職,疫情來了,我哪還睡得安穩呀!” 他每天最少廣播4次,每天查崗8次以上,看到村民出門就批評,看到不戴口罩的村民就教育。他給大莊村定的防控口號是:六百村民六百兵,不讓疫情進村中。

    疫情發生后,他首先召開了全村黨員干部、民兵骨干和村民代表動員會,摸底登記各家各戶外地回村人員情況,制定了特殊時期新村規民約,堅持不準聚餐,不準串門,不準聚集,不準造謠信謠傳謠的“四不準”。村里組建了“大莊防控疫情大隊”“民兵骨干突擊隊”“退役軍人巡邏隊”“愛心奉獻消毒隊”等,他都主動擔任隊長,以身作則,示范在先。

    他是原解放軍總參謀部副師職大校軍官,退休后回到家鄉當起了村黨支部書記,曾被表彰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被評為“中國好人”,現在群眾們都親切地喊他為“大校村官”。

 

任丘市苗葉青:戰“疫”一線的苗班長

    苗葉青,是河北省任丘市呂公堡鎮武裝干事,同時兼任著呂公堡鎮民兵救援排排長,因為他是一名退役軍人,處事干煉沉穩,大家更多的時候都親切地喊他一聲苗班長。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苗葉青勇于擔當,不畏艱辛。戰“疫”的號角剛吹響,他就敏銳地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及時號召呂公堡鎮民兵中黨員的退役軍人,積極投身于疫情的斗爭中,和疫情搶時間、搶戰機。認識排查所有涉及武漢、涉及湖北的往來人員,第一時間掌握了所有外來人員的信息。同時,號召民兵中的黨員和退伍軍人踴躍加入志愿者隊伍,成立各個村的民兵志愿小分隊,嚴把村口的執勤工作,及村內人員流動的巡邏。將可怕的疫情堅決隔離在外,也把黨中央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的老百姓家中。

    每每鄉親們連聲道謝的時候,苗葉青總是這句話回答:“我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一名黨員,這都是應該做的,真的不用謝。”退伍不褪色,轉業心不移。苗葉青把軍人的情懷扎根部隊,又將軍人剛鐵一般的意志與精神在基層工作中開花結果、葉茂枝繁。

 

鹽山縣張振青:村支書抗“疫”勇向前

    河北省鹽山縣韓牛村張振青是一名退伍老兵,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他,還是該村的村醫,在疫情防控中忙得不可開交。

    春節前,他將醫務室僅剩的261個醫用口罩全部發給了村民;每天都要用村里的廣播輪番播放防疫知識;組織村里的黨員們帶隊值班、安排門衛在村口設卡;和同為村醫的妻子身穿白大褂,一人背著一個噴霧器進行消毒;對于有感冒癥狀的村民,夫妻倆時刻進行觀察,每天測量體溫……

    張振青說,“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黨員,疫情面前我有責任,也必須站出來,我會盡我最大能力,保護一方平安,讓村里、村民安全。”  

 

綜合報道:方磊 黃子岳 魏振興 黃平原 于鴻昆 唐浩 李德夢 房建群 周向前 張志通 李光宇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一本中文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 一级欧美精片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