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解釋一點,民用客機是有雨刷的,因為飛行速度比較低,客機前擋風玻璃跟汽車沒有本質差別,遇到雨水天氣,還是得靠雨刮。
但是戰斗機不同,座艙玻璃為圓弧形和氣泡型,這樣一來,雨刮是裝不了了,但是弧線帶來的好處是,在高速飛行的情況下雨水會很難殘留在玻璃上。另外,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防雨涂層,玻璃上的厭水涂層也讓水珠難以吸附。
現在戰機為了照顧到飛行員在空中的全向視野都采用了視野更廣闊的氣泡式座艙蓋,而且考慮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座艙蓋都是圓弧流線型的,這種設計雖然視野更佳、空氣阻力更小,但是遇到雨水反而不好清理,比如因為圓弧形的外觀沒辦法安裝雨刮器,那戰機該如何除雨呢?
其實戰斗機座艙蓋不安裝雨刮器并不是因為這個外形不能安裝,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戰斗機有的時候會以超音速狀態飛行,如果給座艙蓋安雨刮器只會增加戰機的空氣阻力,不利于加速和油耗,
而且這個雨刮器骨架可能會因為高速氣流沖刷而變成一只利劍捅破前風擋玻璃,對戰機的安全造成隱患(當然也不是沒有安裝雨刮器的戰斗機,比如英國研制的海鷂垂直起降戰機早期版本的前風擋玻璃就有安裝雨刮器)。
跟民用客機和直升機不同,機動性能優異的戰斗機,發動機推力十分強勁,很多推重比大于等于1的飛機,在沒有機翼升力的情況下,單靠發動機推力都可以完成爬升,戰斗機也沒有客機舒適性的顧慮,遇到積雨層,一個簡單的爬升就可以避開。所以大多數時候,戰斗機都很難遇到雨水,但即便遇到,也不怕
現代戰斗機大多數采用圓弧狀或者氣泡裝的風擋,無法像客機或運輸機那樣安裝雨刷器,并且雨刷器也會對于“錙銖必較”的戰機氣動外形產生不利影響,且難以承受戰斗機的高速和劇烈機動動作,所以是“沒法裝和不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