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大交通時代的“邯鄲脈動”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劉穎才發布時間:2019-09-19 14:16:46

太行山高速邯鄲段太行山高速邯鄲段

邯鄲客運中心站(資料片)

  記者 謝國英

  從“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土路、砂礫路,到直通家門口、寬闊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從屈指可數的省道國道,到高速、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等健全完善的道路交通運輸體系……新中國成立70年來,邯鄲交通運輸事業發生了歷史性巨變。

  從上世紀60年代的一條城市公交營運線,到如今的92條線路穿梭往來,城鄉公交一體化的推行;從上世紀90年代的“黃面的”到新桑塔納、北京現代、新捷達等出租車的運營;從過去坐飛機到石家莊、鄭州,到如今在家門口的邯鄲機場就可直航20座城市……交通為百姓帶來的不僅是方便,更是幸福指數的提升。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在四省交界區域中,邯鄲由解放時的一個小鎮發展到如今的較大城市,擁有鐵路交

  叉、國道交匯、高速縱橫過境和航空港四位一體立體交通條件。伴隨交通事業飛速發展,今日的邯鄲,已經站在高質量發展新起點。

  高速公路書寫多個第一

  “上世紀60年代,開始鋪設瀝青路面;1970年6月,全長90公里的邯鄲至涉縣公路竣工,路面為瀝青渣油。從此邯鄲境內加快了國省干線建設,縣城之間修筑了低等級公路。”在市交通運輸局退休干部姜愛農的印象里,我市交通發展歷程書寫了一次次振奮人心的第一。

  改革開放以來,公路建設迅速發展。1980年11月,邯鄲至武安公路復線通車,106國道、107國道、309國道形成交通主框架。縣城、鄉鎮之間都有了不同等級公路相連。

  到上世紀90年代,高速公路呼之欲出。1997年12月,石安高速正式建成通車,這是邯鄲第一條高速公路,邯鄲段全長71.87公里,投資15.13億元。這也是第一條縱貫邯鄲南北的高速公路。

  2004年12月,邯長高速建成通車,項目全長13.09公里,投資4.08億元。

  2007年8月,青蘭一期建成通車,項目全長93.79公里,投資27.31億元。這是我們自己做業主修建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也是第一條東出西聯、通江達海的高速公路。

  2010年9月,青蘭二期建成通車,項目全長99.1公里,投資72.9億元。這標志著青蘭高速邯鄲段全線建成通車,實現繞城高速與京港澳高速公路的小閉合。

  2010年12月,大廣高速建成通車,邯鄲段全長76.417Km,投資38.4億元。這是第二條縱貫邯鄲南北的高速公路。

  2014年6月,邯大高速建成通車,項目全長72.6公里,投資80億元。這是邯鄲第二條東出西聯、通江達海的高速公路。邯大高速的通車,讓東部所有縣連上了高速公路。

  2014年12月,京港澳高速改擴建建成通車,邯鄲段全長103公里,總投資75億元。這條大通道實現了邯鄲105公里繞城高速的閉合,解決了貨車穿城的大氣污染問題,拉大了城市框架,助推了經濟發展。

  2016年,太行山高速開建,邯鄲段全長68.68公里,2018年12月邯邢界至冶陶互通段正式建成。該項目縱貫太行山,對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開發沿線礦產和旅游資源、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具有重要意義。

  至此,邯鄲境內高速公路“三縱兩橫一環”的高速公路主框架正式形成,實現了互通互聯、縣縣通高速,構筑起1小時交通經濟圈,連接上全市所有的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

  “在北京買一只烤鴨,回到邯鄲還是熱乎乎的。”市民秦先生說,邯鄲與全國一道進入高鐵時代,一個感覺就是“快”。我市打造“四線(邯長、邯濟、邯黃、京廣高鐵)兩站(邯鄲火車站、邯鄲高鐵東站),境內鐵路運營里程由503公里增加到939公里。

  “四好農村路”促進鄉村振興

  如果說高速公路是城市“主動脈”,農村公路則是通往城鄉的“毛細血管”。

  建設“四好農村路”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項民心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縣(市、區)已累計投入資金超百億元,建設里程達6000余公里,使農村公路建設實現了量的突破和質的飛躍。目前,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到1.6萬公里,密度達133公里/百平方公里。涉縣、臨漳、武安、廣平、肥鄉、館陶、魏縣、邱縣、成安、邯山區等10個縣(市、區)斬獲河北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榮譽稱號,涉縣榮獲2017年度“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榮譽稱號;邱縣以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績入選參評2018年度“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邯鄲市國家級、省級示范縣個數繼續保持全省第一,。

  農村公路“建好”是基礎,“管好”“護好”是關鍵。2018年初,我市把農村公路“路長制”作為一項創制性改革來推進,出臺了《邯鄲市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意見》,給每條農村公路配上了“管家”,以推行市、縣、鄉、村四級“路長制”為載體,加強管理機構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全流程、網格化管理責任體系。

  為真正實現“管好”“護好”目標,保護路產與路權,2016年以來,全市掀起一場公路路域環境綜合整治風暴,全市路域范圍內累計拆違925萬平方米,破拆非法硬化地面468萬平方米,修整路基4800多公里,硬化平交道口8096處,補植綠化4600多公里,路域環境告別“臟、亂、差”,變身“潔、齊、美”。

  農村公路“運營好”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益。農村客運站、候車廳等基礎設施與新改建農村公路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步交付使用。鄉鎮、建制村通客車率、農村公路客運站點使用率達到兩個100%。

  武安市農村道路先后新建、重建、大修改造總里程達520公里,打通了鄉村盲點和末梢神經,城鄉公交線路增至110條,解決了邊遠山區的“出行難”和“致富慢”問題。

  館陶縣以全域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建設為主線,開通5條美麗鄉村公交專線,把糧畫小鎮、黃瓜小鎮等特色小鎮串聯起來,實現道路延伸、產業延展。2018年累計接待游客900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2.12億元。

  邱縣農村公路“田路分家”“一路兩溝四行樹”模式,唱響全國。去年以來,邱縣投入2億余元開展全域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結合森林邱縣,打造“田路分家”升級版,由“一路兩溝四行樹”升級為“一路兩溝二百米樹”,綠化了環境,保護了路權。

  邯山區積極創新,與中國平安保險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農村公路購買商業保險,給農村公路路產、路權保護和損壞修復提供了堅強保障。

  鋪下的是通途,豎起的是豐碑,連接的是民心,通達的是富裕。從東部平原到西部太行山麓,從南部鄴都沃土到北部辣椒之鄉,一條條農村公路縱橫交錯,形成連動鄉村發展“動脈血管”,激活了特色經濟、鄉村旅游、體育休閑、康養度假等多種發展業態,全市農村公路沿線發展起農村電商5200余家、農家樂33000余家、生態采摘園5600余家、各類服務驛站13000余家,讓數十萬群眾就地就業、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通上了瀝青路和水泥路,特別是全市的535個貧困村,全部通上等級公路,特色富民產業蓬勃發展,脫貧步伐加快。

  2018年,全市旅游總收入799.2億多元;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268元,同比增長8.5%。

  城鄉交通一體化加速發展

  1963年8月24日,2部公交車緩緩駛上邯鄲街頭,邯鄲公交從此出現在人們生活中。

  56年,彈指一揮間。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一代又一代公交人的不懈奮斗,邯鄲公交由1963年成立時的1條營運線路、2輛運營汽車、11名職工發展到運營線路92條、營運車輛2132輛、職工5923人,2018年客運量

  達1.3億人次。其創制性改革經驗揚名全國。

  從人工售票、無人售票到移動支付,邯鄲公交見證了時代變遷。2018年3月,邯鄲公交在全省率先實現手機掃碼移動支付乘車主城區全覆蓋,為百姓出行提供更加多樣便捷的服務。

  從燃油車、燃氣車到電動車,車輛的變化見證了科技的進步。近年來,我市搶抓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公交車的契機,現在擁有純電動公交車1248部,成為全國首家在主城區實現公交車100%純電動化、空調化的城市,為節能減排作出積極貢獻。

  與此同時,一系列創制性改革相繼實施,居民幸福指數日益提高。自2005年實施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公交,至今已累計發行公交敬老卡6.8萬張,年乘車1000萬人次。2019年7月,我市推出三項免費乘坐公交車政策:持敬老卡、公交獻血榮譽卡和消防救援有效證件人員,免費乘坐市內兩元一票制公交車,將老年人免費乘車年齡提前至65歲。

  作為對公交的有力補充,最早的出租車出現于上世紀90年代初。1993年,黃色天津大發和松花江“面的”進入邯鄲。出租車經歷了3次更新換型,從“黃面的”到新桑塔納、北京現代、新捷達等車型更新使用,出門打“的”成為市民的選擇。1994年5月18日,“邯鄲市萬事發的士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我市歷史上第一家出租汽車公司正式開業。2003年我市對出租汽車實行總量控制,出租汽車數量由原4318部合并為4261部,出租汽車中心(公司)合并為19家。在10余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市對出租車數量和質量進行嚴格管控,及時淘汰落后車型和不具備資質的出租車公司,出租汽車中心(公司)和出租汽車總數至今未變,出租車行業始終保持有序發展。

  城鄉交通一體化也在提速前進。改革開放初期,邯鄲客貨運輸國營、集體、個體一起上,客運線路379條,總通車里程14754公里,100%的鄉鎮已通了營運客車。交通數據也在加速更新。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市共有汽車客

  運站75個,長途客運車輛435輛,長途班線235條,道路客運從業人員19335余人。農村客運車輛1373輛,營運線路380條,全市100%的村通客車。旅游客運企業10家,旅游客運車輛389輛。貨運業戶9.7萬家,貨運車輛14.9萬輛,道路貨運駕駛員22.7萬人。

  邯鄲機場讓邯鄲飛得更遠

  邯鄲民用航空事業起源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通用航空。期間采用國產“運五”“米8”“云雀”等機型,主要從事工業、農業、林業的作業飛行,完成了航測、勘探、攝影航空護林任務和地震、抗洪等重大搶險救災等任務,在中國民航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為滿足發展需求,市委、市政府于1992年啟動邯鄲民航運輸機場建設項目,在通用航空原址基礎上建設邯鄲機場。2007年8月8日,隨著一架波音737—700客機在邯鄲機場緩緩降落,邯鄲民航開啟新的篇章。

  邯鄲機場于2007年再次通航后,經過十幾年的安全運營和快速發展,2018年完成旅客吞吐量78.4萬人次,在全國229個機場中排名100位。目前運營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海口、昆明、成都、重慶、青島、廈門、杭州、溫州、徐州、哈爾濱、沈陽、大連、鄂爾多斯、呼和浩特、西寧、包頭等20條熱點城市航線,已初步形成覆蓋華東、東南、中南、西南、西北、東北和內蒙古地區的航線網絡格局。

  曾經,邯鄲老百姓乘坐飛機需要輾轉到石家莊、鄭州,如今在家門口坐飛機成為出行方式之一。市民王先生的女兒2015年到成都上大學,從邯鄲坐飛機直達成都只需2小時。像王先生的女兒一樣,更多市民感受到邯鄲機場帶來的便利。

  邯鄲機場搭起“空中通道”,引來一批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和知名企業。2017年12月25日,格力邯鄲(武安)智能裝備產業基地開工建設,為加快推動我市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2017年2月,市委、市政府啟動邯鄲機場改擴建工程,2018年5月開工建設,已列入省、市重點建設工程和2019年全市10件民生實事,對增強航空運輸能力,提升邯鄲城市形象,推動全市旅游、航空物流、保稅物流及倉儲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工程概算總投資為7.19億元,其中包含1.8萬平方米航站樓一座,新增7個機位,配置5部登機廊橋,跑道加蓋15厘米瀝青混凝土,新建1條局部平行滑行道、1條垂直聯絡道及機坪、機庫等。

  截至目前,邯鄲機場改擴建工程共計完成投資4.66億元,項目整體預計在今年年底竣工,明年通過行業驗收后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將可滿足200萬到300萬旅客吞吐量需求,滿足空客A320和波音737-800等主流中型客機全載起降。邯鄲機場將逐步建設成為區域性中心機場,形成以邯鄲機場為載體,以運輸航空、通用航空、公務航空為主體的多層級、開放性、高效率的航空版塊,以產業轉型、航空強市為目標,聯動臨空產業園區一體化發展,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邯鄲客運樞紐一期客運中心站已經啟用,二期換乘廣場正在建設中。作為國家級客貨運樞紐站,可以實現長途客運、公交、城市候機、軌道交通、商業配套服務于一體。

  交通建設,讓邯鄲這座古老的城市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越織越密的交通網絡極大改善了百姓生活;越走越寬的暢通之路開創了城市高速生活,推動著邯鄲市高質量發展。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 色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精品 | 中日韩国内精品视频 | 秋霞步兵区国产精品 | 日韩国产欧美一级天堂 | 在线观看日韩成人Av |